摘 要: “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思想是:在缄默知识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以核心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实现教学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获得更高达成度的教学活动形式。体验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体验既是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又是学生相应学习活动的结果。其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学生个体的心理性投入和身体性投入;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即是学生个体从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关联体验是在体验与体验教学思想下的一种细化,它是体验教学的下位概念。就是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激发学生利用原有的、与新知识相关的经验或知识来对当下知识的理解消化的活动。要通过对旧有知识的关联、对生活实际的关联,以及对学生情感的关联从而达到关联体验。
关键词: 核心问题 关联体验 初中生物课堂
一、关联体验
1.“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思想。
“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思想是:在缄默知识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以核心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实现教学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获得更高达成度的教学活动形式。该模式有“提出问题、问题解决、反思提升、运用反馈”四个教学环节,简称“问题·活动·提升·运用”四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如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有效的、深度的体验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关联性体验是促进学生进行深度体验的有效手段。
2.体验。
体验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体验既是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又是学生相应学习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学生个体的心理性投入和身体性投入;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即是学生个体从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教学是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知识以外的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经验往往是平面的、抽象的,难以内化为学生独特的知识和经验结构,这就需要创设情境,还原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和运行的历史的、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通过这个体验过程,学生在亲历中感受到直接的、具体的、丰富的体验,从而能理解知识经验的意义,激起学习知识经验的兴趣,并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形成态度、观念。
3.关联体验。
关联体验是在体验与体验教学思想下的一种细化,它是体验教学的下位概念。就是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激发学生利用原有的、与新知识相关的经验或知识来对当下知识的理解消化的活动。这种体验有助于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内化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提升和原有认识的巩固。
二、怎样关联体验
1.对旧有知识的关联体验。
让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上的铺垫,更使学生奠定自信、愉悦的学习心理基础。如在“生命的起源”这一节的教学中,有关“神创论”的观点学生听过不少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讲述这些神话故事这样一种方式,实现与原有知识的关联体验,从而引入新课。又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时候,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而生物学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是统一的。要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就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联起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食物链和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有什么关联,如何关联,就是学生体验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设计的一个活动“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让学生体验到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是单方向的;而且捕食生物是不能利用被捕食生物的全部能量的。从而让学生体验食物链和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的关联,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2.对生活实际的关联体验。
学以致用,延伸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更为形象、深入地理解新知识。我们来看看在学习“细菌、真菌和病毒”时,如何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大多数细菌是通过寄生或腐生方式获取营养的,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寄生性细菌使动植物患病,危害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命;腐生性细菌使瓜果蔬菜等各种食物腐烂,但也能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粪便和遗体等,净化我们的环境,促进物质循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某些真菌能产生抗生素用以治疗疾病,但滥用抗生素却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很多大型真菌可以食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这些大型真菌呢?这与它们的生存条件有关联吗?同样,在学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后,可让学生分析我们生活的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习“条件反射”这一类反射活动的特点时,可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条件反射的特点来让我们的学习这种条件反射活动更高效。在教学“遗传和变异现象”时,我结合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让学生体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在“合理膳食”这一部分,我让学生亲手设计一份营养午餐菜单。
3.对学生情感的关联体验。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引起共鸣,从而持久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形成长效的知识记忆;同时也能校正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对学生进行情感观念上的引领。如在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防御行为、节律行为等各种行为时,让学生体会动物生存的不易,唤起保护动物的感情。在学习“我国的动物资源”时,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严重威胁,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在学完“新生命的孕育”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从而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母亲孕育新生命的艰辛,因此应该感恩母亲,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总之,努力创设情境,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关联体验,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进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2]丁念金.问题教学的基本原理.
[3]周光岑,陈明英.核心问题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