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在国际交际日益频繁和对英语听力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听占大部分的比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听说为先,读写在后”的过程和规律。听力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在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中都是衡量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如何提高听力能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学生在听力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验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英语听力 策略 训练
一、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不够大。每次在听力的过程中,总有学生说:“我一个单词都听不懂。”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很多单词都不会,他们的词汇量太少了。词汇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速度。
2.抓不住重要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会去找关键词。有些学生力求听懂每个单词,实际上在真正的应用中,这种方法不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听力中,首先学会的就是抓关键词。部分学生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
3.没有听到重要细节。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能说明主题的重要细节。对于那些影响整篇材料的重要细节更必须弄清楚,因为它们有助于对整篇材料的理解。例如: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以上重要细节的记忆与分辨,结果对与重大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4.缺乏正确的听力习惯。有些学生觉得听力就是用耳朵听东西的问题。他们习惯于在听的过程中只用耳朵,不喜欢做小笔记,也不喜欢在听之前看看选项或是猜猜话题。实际上听力是眼、耳、手三者都要全身心投入的一个操作过程,同时还要学会强记。
5.背景知识太狭窄。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狭窄,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了解,结果影响了理解。
二、听力的学习策略
听力策略就是在听音过程中,听者为获得、保留和解析新信息而被激发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听力过程中经常体5pduONn3TUUN2oEAEF0s/8OTkyCZyPrIfdSd0kNpCj8=现和运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调控策略。在听一篇课文时,学生会在听音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听力好的学习者会立刻意识到其注意力的不集中,并很快自觉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听力材料上,而听力差的学习者则只顾前不顾后,一遇生词,就会停止听音,无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听的材料上。
2.记忆策略。一般来说,听者如不采取一定的策略,极难记住长段的内容和全部细节,这会影响听者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听力好的学习者,一般在听音过程中善于利用英语特有的停顿、节奏等,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在必要时,通过笔记等立刻激活已有记忆,使音、义、形快速联系,从而对语篇作出正确的理解。
3.预测和选择策略。听语篇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个单词或单句都听得很清楚。在听语篇时善于通过预测选择要点,要根据选择项推知材料的大致内容,善于捕捉段首句、主题句和过渡性词语等了解段落内容、中心思想,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整理解整个语篇。
三、听力的训练策略
长期以来,听力教学强调通过对学习者大量的练习输入提高听力水平,将听力理解过程理解为一个被动的接受性过程,忽视了学习者在理解听力材料、处理信息和激活已有知识上所采取的策略。因此,要培养学习者的策略意识。
1.预览听力内容。训练自我监控能力。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表现在:遇到听音障碍时就放弃,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获取新信息上,在做听力练习和测试时,为了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可进行听前预览,预测要听到的句子、对话或短文的内容。
2.进行听写训练,培养记忆和切分话语能力。听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也是培养听力策略能力重要手段之一。
3.听后表述训练,强化语意理解能力。“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在听懂的基础上将所听内容表述出来,是对所输入的信息在加工处理后进行输出的训练,听与说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比如,听短文时听者要带着故事中的人物(who)、故事中的主题(what)、故事发生的地点(where)、时间(when),以及how,why等问题听音,注意捕捉文中相关信息。
4.扩充背景知识,减少语音依赖,提高推理策略能力。丰富的背景知识,会对听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起到积极的效果。因此,英语学习者应当博览群书,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积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四、多种方法结合
利用多种方法结合,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
1.精听。对学生进行专题选材和训练,方式可以采取听短文回答问题、听短文填空、复述听过的材料、听写句子等。
2.泛听。教育学生不能忽视平时自己的训练,鼓励学生平时通过多种方式多听听力,比如:看电视上的英文节目、看英文电影等。
3.多听。语言的学习一定要有大量的信息输入,因此,要教育学生多听。做单项填空题(Multiple choice)和完形填空(Cloze test)突出语感的重要性,听力也同样重要,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听感”(学生对听到的信息的反应、理解和加工能力)。多听才会有更好的“听感”。
4.在每节课一开始,我常常要求学生做一个Class report,然后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或者总结要义(Summarize the main ideas),既训练学生的口语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切实可行。
五、考试策略
以高考题的听力部分为例,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拿到试卷后,在放听力之前迅速扫描题目和选项,并预测所听内容及重点;
2.听的时候做到心平气静、专心致志,切忌紧张烦躁、急于求成;
3.不要一个一个词地去听,也不要抓住前面的词语去听,要快听关键词和意群,对于一时不能明白过来的东西可以很快地放过去,抓住接下来的重要信息。
我有一个建议大家可以尝试:
对做错的题目,找到原文,以超过录音的语速读上几遍,再去听原文。
总之,对听力的学习,方法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持之以恒,多加训练,这样才可以做到在听力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3.
[2]山东教育报(淄博专版).
[3]林丰勋.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