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电影自诞生以来,便一直与文学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傲慢与偏见》曾被多次搬上荧幕。本文选取了1940年版和2005年版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电影版本,以电影改编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小说到电影蜕变的过程。本文认为电影改编应该把握原著精神,注重当代性,在原文的基础上注入新思想,演变出新的风格,而不是仅仅关注电影忠实性的研究。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电影改编 文学名著
20世紀电影工业的发展和大众媒体的兴盛使得文学改编成为电影界的宠儿,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更是深受读者喜爱,先后被改编成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电影改编密切了电影与文学、文学与读者、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电影和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更使小众的文学经典实现了跨越世紀的大众接受。文学文本向影像文本的转换,不仅是文本在形式上的转换,更是一种历史与文化意义上的传承与更新。本文以电影改编理论为指导,以《傲慢与偏见》1940年版和2005年版为例,认为电影改编是在原有故事复制上的再创造。一部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不仅仅要关注对原著的忠实性,更要在演绎过程中注重时代性,融入新的思想,从而拥有独特的风格。
“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