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习兴趣,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教学理论的学习,发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做到教学情境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境创设 兴趣激发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内容,营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我发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表达某种目的后的喜悦。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能够在每堂课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做到教学情境化。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境。
一是利用周边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我们把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标注;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标注;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他布置用双语标注;食堂内墙壁上的卡通画和漫画等的人物对话用双语标注;公寓内部设施名称、名人名言等用双语标注,等等。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
二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在学习第四册“Shopping”这一课时,视频播放:新学期要开学了,几个好朋友相约一起去商店为新学期准备学习用品,展现了他们通过电话联系的情景和在商店买东西的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们学习语言的注意力。学生们都有了通过本课学习掌握用英语购物的冲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特别起劲和用心。
三是创设游戏情境,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创设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境,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而好学。如,在教“A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时,课前我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林红家”,桌子上放着一块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生日蜡烛。上课铃一响,我先请全班同学齐唱“Happy birthday to you!”,然后介绍:“今天是我班林红同学的11岁生日,同学们想不想向林红同学祝贺生日呢?”结果,学生在一片“想”的气氛中学会了对话内容,并纷纷向林红同学祝贺生日。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富有真实感,而且具有极大的趣味性,既活用了所学对话,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
四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境。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这样长期的教学探索,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很大的改进。许多学生由厌学变为好学,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还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如三年级的张岩同学去年转来我校,刚刚接触英语,但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已经能大胆地参加演讲比赛和英语歌唱比赛,并获得淮安市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
当然,凡事都要有度。创设教学情境也一样,我们不能无原则地死搬硬套,更不可不切实际地盲目搞形式主义。通过近年来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教学情境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堂课都去创设,也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儿童和成人有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情境创设应该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仔细的分析,寻找的学习主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效结合,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完成对新意义的建立。
2.情境创设要真实丰富,具有刺激性和吸引力。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能调动他们的感受力,使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认识,去探讨与发现问题,只有在真实情景中所提出的问题才最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才能显出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在情境创设时,对情境展开过程中细节问题都应力求真实,即使是对一些情境的模仿,也应尽可能地接近真实。
3.情境创设要有整体性,把握好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问题。情境创设作为科学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必须把握好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问题,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又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使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达到完美统一。
4.情境创设只是外因,避免刻意营造情景氛围。创设情境只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情境创设必须和学习任务相融合,要以自然的方式展示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创设那些与学习任务处于分离或勉强凑合的情境。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境创设,才是优秀的情境。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好好地把握这个度,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总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分析现行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5.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