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肿瘤”的出现频率之高超乎想象,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值得深思。作者认为,唯有对此进行有意识的“诊治”分析,才能促使广大教师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师口头禅 对策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于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教学中,语言则是“教”与“学”的桥梁。初中学生的身心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人生观、世界观还未真正确立,可塑性极大,但他们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很差。这个阶段的学生常常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开始自己对外界的进一步认识。而教师的语言正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1]可见,教师语言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独有偶,中国的教师语言行为规范也要求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尽可能准确、贴切、完整,达到尽可能理想的语言效果。于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把目光、笔触伸向了语言素养研究,他们希望通过此举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修养。但要想真正提升自己,就必须切实地关注自己在教学中的语言,尤其要注意尽量避免那些无益甚至有害的教学语言口语化的副产品的高频率出现,这类语言,我们称为“口头禅”。
教师的口头禅看似无意行为,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