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有效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一些体育课成了“玩耍课”、“放羊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只求表面上热热闹闹,忽视体育教学实践。经过精心包装的公开课或优质课,虽在课改中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但有的公开课冠以“探究学习”的名义,把有限的几十分钟时间都用来“讨论”、“探究”,使运动技能教学无法落实。为使“表演课”得到好评,一些教师的应对办法是: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给人以“热闹和精彩”的印象。但这种“热闹”和“精彩”却华而不实,根本不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淡化了运动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变味了。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来实现教学目标。
1.因材施教,身心并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对有特长的学生,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给予特殊的教育和培养;对于能力表现一般的学生,要从实际出发,给予热情的关怀和照顾,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技能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有效地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单调的“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实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开展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宽松的学练环境,让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合理运用分层教学。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有很好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和目标。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4.竞争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易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旧。因此,要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而竞争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为他们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学习兴趣。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力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评价,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而对于失利的同学则要多鼓励,使他们振作精神。
此外,还要关注课堂的民主和谐,营造氛围,启发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游戏等问题。
二
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面。开展学法指导,要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将“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有效引入课堂,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引导,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例如,通过学生自编徒手操的方法、优化组合动作和重新排列动作组合、学会逆向思考问题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良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气氛是通过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师生一起跑步,一起参加比赛等来增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师生互动。教师要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更新体育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合理选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实施,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推进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