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科馆员与图书馆员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角色,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性。本文从概念的界定、服务模式、服务范围、服务手段、管理理念等方面对学科馆员与图书馆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对人们准确理解学科馆员的个性特色、发挥学科馆员制的优越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学科馆员 图书馆员 服务模式 管理理念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国内最早由清华大学于1998年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目前学科馆员制度已在我国重点高校开始推广,这是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的趋势。为更好地推进学科馆员制度,发挥学科馆员应有的作用,首先应对传统图书馆员与现代学科馆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深入的理解。
顾名思义,“学科馆员”首先是按学科分工的高素质的文献信息专家,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学科馆员是指熟悉一门或几门学科知识,并掌握图书情报知识,具有丰富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经验、能够有针对性地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与传统图书馆员相比,学科馆员具备两方面的必备条件:首先,学科馆员比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信息素质、服务技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之外,学科馆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传统的图书馆员要求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视野及图书情报学或文献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基本技能,外语水平达到中等以上,同时具备较强的信息查询和编辑能力。而学科馆员既要具备较广泛的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精通某一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多的图书情报学和文献信息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数据库建设的能力及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达到较高水平的一门外语,并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加工等能力,即必须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有深厚的学科底蕴;是某学科的文献信息专家。
由于学科馆员与图书馆员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背景要求更高,而学科馆员对某一学科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只有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丰富的服务经验才能熟练应对多种多样的用户需求,而学科馆员更强调知识的专业性,要对自己所负责的特定学科知识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一般图书馆都要求学科馆员具有某学科的大学本科基础,“熟悉主要专业参考文献、参考工具书和网络zNBy4vXFiN1pvCM3Ll4Bt9739TarGEO6oCuHlPWVsdk=资源站点,掌握学科发展趋势,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和热点,能够为专业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帮助”。①优秀的学科馆员应能从纷繁多样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合理利用信息的检索途径、方法进行信息咨询,较好地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科馆员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身兼计算机操作员与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网络管理员与数据库管理员等双重角色;“既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技能。”②国外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专业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按照这一标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中符合学科馆员条件的人数较少。因此,要想在全国高校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强化业务素质的培养应是重中之重。
学科馆员既是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同时又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它要求对读者用户提供更主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传统的图书馆员主要为到馆的读者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帮助其解决利用图书、期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是一种“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被动地为各种不同的读者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并按照读者的需求对文献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这种服务明显地存在着主动性不强、层次不高、方式单调等问题。而学科馆员则采取一种“主动上门”的服务方式,深入到科研、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生、教师、科研团队的伙伴、学习顾问等,重视发挥专业学科信息的联络职能。其服务方式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针对性,针对不同读者用户的服务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强化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特色;二是服务内容的专业性,注重对不同学科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善于发现和挖掘读者潜在的信息需求,从名目繁多的信息中发现并找出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提炼和加工,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三是服务手段的多样性,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传递、信息导航服务,注重提供学科信息个性化服务、主动推送服务、检索代理服务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科馆员成为事实上的教师、E-1earning环境中的课件设计者、网络学习的指导者、技术环境的维护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服务的主动性职能。
传统的图书馆员为读者用户提供的是一般性借阅、检索与咨询服务,馆员面对的读者来自不同专业、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相互之间没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有些问题对于普通馆员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因为一般的图书馆员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无法真正了解为数众多的读者的特殊需要,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学科馆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专业科研人员,相对而言,学科馆员的服务对象更为具体、更为明确,服务的范围较小,读者群体相对稳定,信息需求有很多共性,学科馆员在有限的范围内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所接触和面对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所提供的信息等服务工作更有专业特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科用户的需求。专业服务、主动服务是学科馆员制度的主要目标。而其中积极、主动服务又是搞好学科服务的前提,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各专业读者的特殊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员凭借其对各类馆藏资源及其布局十分熟悉的优势,解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向读者提供一般性的、浅层次的、事实型的信息服务,属于普通性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学科专业性强,致力于解决科研人员在学科教学及项目研究中遇到的研究性问题,为用户提供高水平、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学科用户提供更直接的、便于解决问题的知识型信息服务,是学科馆员的工作核心。譬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对于本校知名的资深教授学者……开展‘一对一’的贴近式服务,让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如同为他们配备专门的‘科研秘书’一样”,③对有重大课题的部分专家提供科研方面的专门服务,以准确、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协助重大原创性项目研究,以鼓励本校教师创作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精品。
传统图书馆员的信息服务手段是以手工操作为主,馆员从对书刊的采购、编辑、加工、入库、管理到利用目录卡片、书本式的目录索引及文摘等检索工具,都是通过手工操作,即使是图书馆员为读者用户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也是借助翻阅参考工具文献、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用户提问,然后用手工整理后形成咨询档案,以口头形式向用户回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信息服务渠道得到拓展,信息服务手段得到更新。学科馆员的服务方式由传统单一的、被动的、静态的检索转变为多样的、主动的、动态的信息查询。服务内容由常见的传播知识发展为获取与开发信息资源以便为用户提供及时的高层次的专业咨询。利用多种服务手段为学科用户提供多方面的信息资源。
总之,学科馆员与图书馆员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角色,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性。其中,主动服务是学科馆员区别于图书馆员的本质所在;个性化服务是学科馆员的突出特色;学科专业化服务是学科馆员的服务核心,也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否达到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预期目标的关键。学科馆员的产生和发展,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深化发展的需要,是传统图书管理工作的延伸。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时,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学科馆员”的多重内涵,在吸收传统图书馆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馆员制度的优越性。
注 释:
①张在昭:《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版,第6页。
②赵茹林:《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③周春玲:《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几个新看法》,《图书馆学刊》,2009(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