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

2011-12-29 00:00:00姒琪莹
新闻爱好者 2011年8期


  摘要:《城市画报》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作为自己的办刊定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思路和编辑写作风格,并依据丹尼斯·麦奎尔提出的传播关系模式理论探究该刊物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模式。
  关键词:城市画报策划思路传播关系模式
  
  《城市画报》的定位演变及杂志概况
  《城市画报》的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广东画报》。1999年改版之前,《广东画报》主要定位为对外宣传广东,但长期陷于亏损的局面,为扭转这种局面,该刊于1999年10月进行改版,并更名为《城市画报》。此后,《城市画报》在办刊过程中不断调整定位。
  改版初期,《城市画报》提出的办刊口号为“带给你一个全资讯的广州”;2000年4月,该刊将自身定位调整为“新生活的传播者”;2003年1月,《城市画报》再次进行定位调整,称自己为“新生活的引领者”。至此,《城市画报》的定位逐渐清晰并趋于稳定。它的受众“生活在全国大中城市,年龄在25~35岁之间,以白领及专业人士为主……他们的政治信仰不一定清晰,关心自我的生存状态,对生活的理解比较个人化,注重享受、注重生活质量,是新生活主义者”①。
  从目前《城市画报》的内容来看,它确实多涉及“生活”,很少涉及“政治”。而所谓“新生活”主要偏重于生活方式、文化和艺术。该刊的内容多围绕“城市”展开,涉及城市文化、城市趣事、城市景观以及个人对城市生活的感知。它通过图片和文字一起完成了对城市生活的诉说、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画报》的城市专题策划
  《城市画报》的“城市观”: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画报》的城市观是立体的。城市在它眼中有如热带雨林一样的生态系统,有街巷里弄、林立高楼,有公园和图书馆,有池塘、湖泊和海岸线,有音乐、绘画、潮流,更有生长奋斗在城市的城市人。
  《城市画报》的内容策划便是沿此条思路出发。其策划思维集中体现为每一期的封面专题,封面专题和常规栏目共同构成《城市画报》的独特风格。
  城市·生活·文艺——由城市观生发的专题策划主题分类。根据其城市观,《城市画报》在封面专题策划方面形成了三个比较成熟的主题,即城市、文艺、生活。此处“城市”并非抽象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成都等。而“文艺”则涉及音乐(人)、设计(者)等。至于“生活”,正如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也涵盖了广泛的内容,但是主要着眼于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本文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20期封面专题进行了统计,基本可以划归“城市”、“生活”和“文艺”三个主题,见表一。
  三大主题的再细分之城市。“我的台北”、“南京深处 最闲好的城市”、“长沙 幸福与分裂”、“杭州四月天”、“澳门潜行”、“成都 这么快,那么慢”都是对具体城市的把握。由于杂志篇幅的有限性和城市的复杂性,杂志会为每一期特辑中的城市冠以特别的形容词。比如,“杭州四月天”,冬夏秋三季的杭州当然也别有风味,但是四月春天的杭州草没马蹄、茶香四溢,也是一年中西湖边色彩最明媚、最绚烂的时节,于是《城市画报》“就派了上海的同事去探访‘杭州四月天’”②。《城市画报》笔下的城市,通过精准的形容词和修饰语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而不是流于流水账式的寻常记录。
  而“上海最隐最隐的弄堂田子坊速写”则不是对整个城市的把握,而是对城市中的某些小区域的叙述,正如《城市画报》总编在该期刊首语中所说:“大多城市,都有其值得重新发现和慢慢欣赏的众多小区域,而我们的杂志一向致力于此类题材的挖掘推介,从北京的南锣鼓巷、广州的小洲村,甚至到台北的南区,这次又有上海的田子坊。”③
  因此,具体到“城市”这个主题,《城市画报》依然能从纵深把握,从城市景观建筑到城市人,具有非常多元的视角。
  三大主题的再细分之生活。《城市画报》的生活主题又可以分为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两类。实际上生活细节也属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画报》所关注的“生活方式”是更宏观意义上的个人的生存理念、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而其关注的“生活细节”是那些可以令生活变得有趣、丰富的小习惯、小兴趣、小爱好。比如,“贫穷亦美”、“一个人火车旅行”、“嬉皮异托邦”就属于前者,而“荒岛图书馆2”、“好生活本子学”、“好好整理天天向上”、“爱植物重拾失去的植物气质”就属于后者。这种区分使杂志在该主题策划上形成宏观和微观交错的格局,而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也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给了读者。
  三大主题的再细分之文艺。文艺本身涵盖的繁多的种类使得《城市画报》在该主题上的再细分无鲜明特点,凡是音乐、绘画、设计等都可以列入这个主题报道。
  《城市画报》专题的报道和写作风格
  和新闻类报纸及杂志不同,《城市画报》关注城市现状和变迁,在选题和报道上对时效性的要求不高,此外,作为一本双周出刊的杂志,版面充足,以上两点可以使之摆脱金字塔式的传统报道方式、采用散文化的叙述结构和个性化的叙述语言。
  散文化的叙述结构、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城市画报》抛弃传统新闻写作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不重视时间、地点这些因素。它更注重记者个人的所见所闻和体验,将有关“城市”的种种通过散文化的叙述结构、个性化的叙述语言来表达,形成文学上的审美愉悦感。
  比如2009年第8期(2009年4月28日)的“澳门潜行”专题中记者对“旧西洋坟场”的记述:
  漫步在大三巴身后的小巷里,没有想到,会在澳门市中心遇到一片坟场。
  ……
  轻步走在墓间小路上,十字架和圣母天使雕塑下那些祥和的照片发出一股沉静力量,有的坟墓没有照片,没有花朵和经文,只深深刻着两个年月日,两个数字之间,是某个人的一生。
  天高地静,外面正在巨变。旧西洋坟场让人停下来,久久看着这些生命见证发怔。④
  访谈或者对谈式的人物观点的真实记录。《城市画报》每期都有相当分量的报道为人物访谈或对谈,这种访谈或对谈的记录方式填补了记者观察和叙述之外的空缺,使读者直接接触到当事人的观点、经历和体验。受访人迥异的个性、知识背景、人生经历和语言表达自然地构成报道的鲜明特色。
  “我的台北”专题,有一篇方文山和李欣频的对谈,题目是《方文山×李欣频:台北很过瘾》。方文山和李欣频以相对随意、轻松的方式对谈,以他们不同的阅历和知识背景聊了他们在台北的日常生活、童年经历及对台北城市风格的理解等等。如下:
  方文山:台北是政治文化中心,它的生活机能很强。比如我去华纳威秀电影城,然后走几步就可以到新舞台。对我来讲,北京啊台北啊香港啊,台北最适合居住,北京路太宽,香港路太窄,台北刚好,而且人口不多,200多万,适合长住。
  李欣频:如果早上去“故宫”,再回市区用一小时都不到,晚上还可以去阳明山温泉。也许我先看了两场电影,然后过马路去参加个时尚发布会。一天可能见七八拨人,中间甚至还可以回家换衣服,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感觉很容易过劳死。北京常塞车,一天做一两件事时间就没了。⑤
  《城市画报》和受众的“受—传关系模式”:提供信息并分享规范
  丹尼斯·麦奎尔提出,可以用三种传播关系模式来解释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模式分别是传送模式、表现或仪式模式以及注意模式,而这三种模式,又可以用以下概念来归纳:认知、分享规范、给予关注。⑥对于这三种模式,麦奎尔认为第一种模式是“一种持续进行的信号或讯息传递过程”,第二种模式“不是在空间上扩散讯息(跨距离),而是在时间上保持社会的稳定;不是一种告知信息的活动,而是共同信念的表达”,第三种模式则“只是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即抓住“受众消磨在媒介上的时间”⑦。
  
  根据麦奎尔对受—传关系模式的分析,结合《城市画报》的策划编辑思路和报道内容,笔者认为它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应该包括两种,即第一种传送模式和第二种表现或仪式模式。也就是说,这本杂志旨在传递讯息的同时实现“意义的传递”和观念的共享,而后者无疑是杂志更为看重的。
  通过前文对《城市画报》策划思路和报道内容的详细分析,笔者认为《城市画报》试图传达和分享一种生活理念:
  城市的独特之处并非那些为世人熟知的建筑、景点、美食,而是隐藏在寻常巷陌中的瓦舍、小店和朴素的城市人。比如,“澳门潜行”专题,记者探访澳门渔人码头、路环造船厂、旧西洋坟场、“东亚五金”回收厂、青州铁皮屋旧区等地,而没有写到“澳门的另外一些更为世人瞩目的特点”。记者认为“很多东西,藏在澳门闲散的街道里,藏在澳门人朴素的脸庞下,貌似寻常,远不及入夜后东方拉斯维加斯的灯光璀璨,但,很细致,很持久”。
  城市平凡街道中的生活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自由。“我的台北”专题为介绍台北南区的温州街、师大路、永康街等街道,罗列记述了许多画廊、酒吧、饭店、巧克力铺、茶室、咖啡馆等,文字简短,却处处赞美置身其中的幸福感和“大隐隐于市”的自由感。如:
  “该怎么向你描述这些隔绝了都市烦嚣的安静小店呢?对于我来说,那清淡又甜蜜的味道,就是最美的回忆了。”
  “这里每日都会有想心闲身不闲的报社主编、社会运动家在此小待片刻,对着小窗让心净片刻,冶堂成了陶冶心性之所。”⑧
  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应该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共存的城市。不论是“独立音乐时代”还是“嬉皮异托邦”都充分显示了《城市画报》的这一立场。前者撇开大众流行音乐,后者向远离传统世俗生活的嬉皮士生活方式靠拢,凸显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强调对非主流文化艺术的包容、理解乃至学习。
  显然,《城市画报》不愿止步于讯息的传递,而更愿意成为具有说服力的“意见领袖”,向受众传达一种生活理念和价值观,搭建受众心目中的“理想国度”。
  注 释:
  ①梁玉峰:《浅谈〈城市画报〉的转型与调整》,载《新闻世界》,2009(6)。
  ②李晖:《春天快乐》,《城市画报》,2009年4月12日。
  ③李晖:《交织回忆和创意的地方》,《城市画报》,2009年10月15日。
  ④《旧西洋坟场》,《城市画报》,2009年4月28日。
  ⑤《台北很过瘾》,《城市画报》,2008年10月1日。
  ⑥⑦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⑧《城市画报》,2008年10月1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