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环境的催生下,经过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者的努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播学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确定了其学科的合法性,其间伴随着进入20世纪后,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呈现出向符号学和语言学转向的趋势。作为人类交流中介的符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符号学也对传播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之一。本文将梳理哲学领域的符号学对传播学的影响,从而更系统完善地把握传播学理论中的这一支流。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符号学fSemiology)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以符号分类的方式为特点的符号学是20世纪知识领域的学术高峰结构主义的源头之一。早在1894年,索绪尔就提出了符号学概念,他的主要理论集中体现在他身后的学生根据课堂笔记于1916年整理出版的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同属于现代符号理论,但比起继承自皮尔斯,侧重逻辑,带有浓厚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色彩的美国符号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更重视结构主义分析。
索绪尔提出:为什么在语言中,尽管说话人本身、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观点看法等各不相同,人们还是可以相互理解?语言中相互理解的基础是什么?他首先指出了言语(speeeh)和语言(language)的差别。前者是符码(code),是实际说出来的那些话;后者是信息(message),是语言系统,来自于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所拥有的可以使他们进行交流的知识。简言之,言语是社会成员运用语言能力创造的具体产物;而语言是一种抽象系统,存在于集体心智之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别无选择的社会惯例。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索绪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剖析了符号的结构。他将符号(sign)分为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e)两部分。能指是符号的外形,可能是某种声音、形象等。所指则属于一个精神或心理的范围,是关于一个事物的思想,构成了符号的思维方面。而实物叫做参照物freferent)。在结构主义符号学中,符号就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一个双面统一体,即符号不是实物。地图不是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