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征及翻译策略

2011-12-29 00:00:00张义
新闻爱好者 2011年4期


  摘要:阅读新闻是人们获取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标题作为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必须简短精练,才能符合版面要求和读者需要。本文主要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征和方法,并通过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 省略方法 英汉新闻标题对比 汉译策略
  
  新闻标题的定义和功能
  “标题是用来说明消息内容,并通常以醒目的文字和字号出现在消息之上的简短文字。标题的重要功能在于以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在多数情况下,标题能决定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①在新闻英语标题的句法特征中,省略是最为明显的特征。因为标题需要在有限的版面中尽可能清楚地说明新闻的内容,同时还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因而,新闻标题通常采用省略的办法进行“瘦身”。以下是英语新闻标题常用的省略方法:
  使用形容词短语。“为了节省版面,英语新闻的标题通常只保留实义词,而把一些没有实际意义,只有语法功能的词,如系动词be和冠词a,an,the省略。”②因而在标题中出现了只有形容词短语、分词(-ing,-ed,)和动词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的特殊用法。在传统英语语法中,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其前面必须要有系动词be或者become等其他系动词搭配使用,但在新闻标题中为了简约,就省略掉了这些系动词。如:
  (1)Buenos Aires “close” to deal on fresh IMF loan
  译文: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新一笔贷款协议“接近”成交
  (2)CIA wary on Iranian N-arms
  译文:中情局谨慎对待伊朗的核武器问题
  在第一个标题中,close作为一个形容词,需要在前面加上一个is, 而在中文翻译版本中,是按照中文的行文习惯,将原文的形容词变成了中文的动词。而第二个标题中同样在wary前面省略了is, 汉语译文是把形容词变成了副词。
  使用分词短语。按照传统的英语语法,be+现在分词表示主动和正在进行,be+过去分词表示被动和过去已经完成,新闻标题中,这些分词短语都可以省略前面的be。例如:
  (1)US urged to abide by one-China principle
  译文:中国敦促美国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日报》这则消息是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发表台独有关言论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的讲话,标题中的urged其实是省略了was的被动语态。
  (2)UK held as hostage in Iraq killed
  译文:在伊拉克被扣为人质的英国人被杀
  这个英语新闻标题省略了两个助动词,在形式上形成了一个以两个过去分词held 和killed为核心的省略。
  使用不定式短语。动词不定式常常用来表示即将发生的事件,在新闻标题中,这些不定式的前面也省略了be动词。例如:
  (1)Work on tsunami warning likely to begin in January
  译文:海啸预警工作可能于1月启动
  (2)Japan to help elderly jobless
  译文:日本将帮助失业的老年人
  第一则例子是将to begin 之前的is或者seems 省略,表示将来,而第二则标题中,to help之前省略的可能是is, begins,promises,determines,或者plans。
   使用介词短语。为了节省版面,英文标题会把本应该以be或者其他动词和介词的搭配,缩减为介词短语单独出现的形式。例如:
  (1)Plan to rebuild Silk Road in the making
  译文:重建丝绸之路计划在酝酿之中
  (2)Gene therapy on course to switch itself on
  译文:基因疗法准备登台亮相
  此标题中,在on course to 这个介词短语之前,可能省略了gets, embarks, comes或者is等动词。
  使用名词、名词短语等短语形式。报纸杂志的版面总是相对有限的,而为了吸引读者,标题在很多情况下要用黑体字和大号字, 这就要求标题用的字(甚至字母)越少越好。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英语新闻标题都被减缩成几个名词短语式的关键词结构,从而达到标题简练、精悍的特点。
  The Population Surprise
  译文:人口下降让人惊
  这个新闻标题就省略了大量的信息,如果不知道该新闻的背景,在中文翻译中就很难翻译到位,如果把标题补充完整,应该是:The de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surprises people
  使用标点符号。英语新闻标题中通常使用逗号、冒号、破折号和引号,一方面用来引出重要的信息,另外可以代替很多本该由词汇表达的信息,以节省空间。例如:
  (1)The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1996
  译文: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
  (2)Educating Girls and Women: A Moral and Spiritual Imperative
  译文:女性的教育问题——道义的责任,精神的需要
  例(2)中标题用冒号代替系动词is, 在中文的翻译中,巧妙使用破折号。
  (3)Saudi, in Emotional Plea to Israel,Offers“Land for Peace”Proposal
  译文:沙特动之以情,向以色列提出土地换和平建议
  例(3)中的引号表示强调,同样在引号中可以将本身是一个动词意味的短语变成名词形式,如果把Land for Peace 补充完整,应该是exchange land for peace,或者offer land for peace。
  使用缩略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会广泛使用缩写词和简缩词。缩写词(acronym)又称首字母缩略词,由一词组中各主要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合而成。简缩词(shortened word)是指通过“截短法”(clipping)或“缩短法”(shortening)构成的“截了头”或“去了尾”的词。
  如:China Launches First ICBM in to Pacific
  译文:中国向太平洋发射首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是Inter 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的缩写词,意思为洲际弹道导弹。
  这样一些缩写词往往是一些组织机构的简称,如CPC(中国共产党),GOP(美国共和党);或是表示职务或职业特征的人物名称,如MP(国会议员),DJ(无线电唱片音乐节目主持人);或者是某些大家熟知的事物名称,如DJI(道·琼斯指数),DNA(脱氧核糖核酸)。缩略词的广泛使用,在新闻英语标题中十分常见,使用广为人知的缩略词可以大大节省空间和阅读时间。
  使用简短小词。报刊标题最忌移行,英语新闻标题也不例外,为了在刊头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下标题, 英语新闻标题就用很多的小词来解决这个问题,英文报刊编辑在写标题时大都喜欢选用字形短小、音节不多而且形象生动的动词或名词,使标题用语短小精悍,并且有一种视觉上的动感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在同等情况下,会优先使用Ace而不是champion,优先使用Aid 而不是assistance。
  
  英汉新闻标题对比
  读者阅读新闻的习惯一般都是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是否阅读正文。因此,标题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条新闻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效果。基于同样的原因,新闻翻译工作者也必须认真对待标题翻译,一定要把标题翻译好,才能使其发挥作用。通过分析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一致性。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共同点。首先,它们都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全部新闻内容的浓缩和提练,不管是中文标题还是英文标题,都应该有相似的功能和特点,即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选择新闻、阅读新闻和理解新闻。
  其次,新闻报道讲究客观公正, 但是很多新闻标题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媒体编辑往往利用制作标题的机会借题发挥,在概括或浓缩新闻内容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政治取向,借以体现媒体的政治方针,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便引导舆论。④
  再次,在写作方面,中英文新闻标题都十分精练,言简意赅,含义深邃。新闻标题里面的用词可谓字字珠玑。以下是中英文新闻标题用字精练的例子。
  Koizumi War Apology Dominates Visit
  Accusers Accused
  开放 搞活 改革 致富
  武船再助“神舟”飞天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首先英语文字相对比较长,占字空间比较大,因此标题用字必须十分节省。而汉字相对较短,占字空间小,而且汉语词汇的含义比较丰富,所以同样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因此标题可以写得长一些,信息含量也相应更多。以下是两个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对比:
  “Young Marshal”dies at 101
  张学良先生仙逝
  两岸政要唁电不绝
  其次,为了节省空间,英语新闻标题采用了以上省略方法里提到的各种措施,能省就省,英文标题一般只有一行,在大多数标题中,系动词、助动词、连接词、冠词等全部被省略。而中文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版面空间方面的压力较小,所以中文标题相对较长,凡是重要的新闻事件,标题多为两行甚至是三行。比如:
  (引题)新内阁举行首次记者会
  (主题)温家宝盼早日访港
  (副题)指出香港优势仍在团结与信心
  有了对于英语新闻标题省略特征的充分了解,并且对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共同点和差异了然于心之后,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就会变得相对容易,翻译出来的版本也更为地道,更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
  英文标题的汉译策略
  应准确理解标题的深层意思。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了大量的缩略词,省略了大量的信息和词汇,因此,在把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成中文标题之前,需要对原来的英语标题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之后才可以翻译出正确的译文。以下面的英文标题为例,说明只有正确理解英语新闻标题里面所省略的内容,才能避免在翻译的时候出错。
  Tackle Iraq or we will, says Bush
  这是布什在宣布向伊拉克开战之前,对其他国家的号召,也是一种通告和震慑,其完整的信息是let’s tackle Iraq, and if you don’t,then we Americans will declare war against Iraq。在充分理解省略的信息之后,由于考虑到中文可以有空间优势,我们就可以将译文中的省略信息再现在翻译出来的中文标题中。翻译出来的中文标题为:
  布什声言:
  教训伊拉克各国都应有份
  你不参与休怪我单独下手
  再如:Gaddafi goes bananas for Caribbean
  这个标题背后的信息是卡扎菲曾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下加勒比地区出产的所有香蕉。此举被认为是卡扎菲旨在加强利比亚与该地区贸易往来的善意之举,所以这个标题如果补充完整就是 Gaddafi bought banana from Caribbean countries as a sign of goodwill and assistance。所以这个标题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灵巧地在中文标题中再现省略信息,以免读者一头雾水。翻译出来的标题为:
  大量购买加勒比香蕉卡扎菲欲施援穷兄弟
  直译或者基本直译。当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完全或者基本相同时,可采取直译的方式。⑤例如:
  (1)More Chinese heading to classes overseas
  译文:中国人去国外学习
  (2)US exports to Iran up tenfold
  译文:美国对伊朗出口增加十倍
  (3)25000 March for King
  译文:二万五千人游行纪念马丁·路德·金
  意译。当标题直译不能准确概括新闻的内容或凸显作者的意图或不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时,不妨采用意译法。⑥例如:
  (1)Ballots, Not Bullets. (Times, 1995)
  译文:要和平,不要战争
  (2)By their Colors You Should Know Them
  译文:欧洲色彩时尚
  例(2)是一个关于欧洲时尚的报道,而所有隐含的信息都在标题背后,所以只有意译,才能使中文读者一目了然。
  增词法。既然中文标题可以有比英文标题更多的空间和可含信息量,因而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相应补充原本在英文标题中省略的各种成分和信息,这样翻译出来的标题会更加清晰,也更加符合汉语习惯。比如The Language Barrier,如果将此标题直接翻译为“语言障碍”,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可能会误认为是语言沟通中的障碍,所以需要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补充出来,即“产品跨国销售中的语言障碍”,这样的中文标题通过增加词汇,补充背景信息,使标题更为中国读者接受。再如Tyson’s Trade Treatment,如果将此标题直接译为“泰森的贸易对策”,对于不很通晓国外政治经济的部分中国读者而言,无疑不会引起其多大的兴趣,所以在中文标题的翻译中,需要补充相关信息,通过增词法翻译出来的中文标题是:美国女经济学家泰森的贸易对策。通过增加泰森的国籍性别及其身份的信息,标题所传递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完整,同时也不至于臃肿。鉴于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增词法应是在英语新闻标题汉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策略。
  翻译应充分展示中文标题的特点。标题有自己独特的语法系统和语言形式特征,所以翻译应当使用标题语法和语言,保持标题的本来面目。在进行英汉标题互译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差异性,兼顾译入语的表达习惯。⑦新闻标题翻译的总体原则就是要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富有文采和创意。对中文来讲,有大量的四字成语以及谚语,这些成语和谚语都是用极其精练的语言表达一个信息量非常大的观点。所以在英文新闻的翻译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成语和谚语。比如groundless一词,其基本意思是没有根据,但是我们中文中有子虚乌有和空穴来风,两者的意思基本相似,如果使用子虚乌有或空穴来风翻译,势必会比没有根据有更强的感召力。另一方面,中文行文历来就讲究文字工整和语句对仗,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多使用对仗结构。以下是使用对仗之后翻译出来的中文标题。
  (1)After the Boom Everything is Gloom.
  繁荣不再,萧条即来
  (2)Height of Love: Marriage at Mt Everest
  “世界之巅”见证神圣爱情 尼泊尔青年珠峰喜结良缘
  (3)Older, wiser, calmer
  人愈老, 智愈高, 心愈平
  (4)Saving Time for a Rainy Day
  储蓄劳务,未雨绸缪
  结语
  阅读新闻标题是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必须,对于阅读者来讲,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点,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而对于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者,就必须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点和方法了然于心,也必须知道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异同,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习惯,以及不同的新闻传统,会使中英文新闻标题在共性之外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点,并总结了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从而得出了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常用的策略,希望能对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有所帮助。
  注 释:
  ①②③马建国、马桂花:《新闻英语写作——从实例到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④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⑥⑦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