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适合你的口头禅

2011-12-29 00:00:00夕东
廉政瞭望 2011年11期


  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常常用“对”来断句、过渡,这是种很好的“肯定”心态,对自己也起到了正面的暗示作用,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是对他人抱有善意与期望的表现;吴宗宪在舞台上的口头禅是“这个厉害了……”显然他有危机感,他赞美他人的背后,是对自己现状的隐忧;他同时有强烈的表达欲,他需要大家对他“有反应”,害怕寂寞与冷感。
  中国人最常用的口头禅,往往是骂人或者消极和否定的,如郁闷、不会吧、神经病、晕、你好烦哦、我的妈呀、你脑子进水了、变态哟、太次了、歇菜吧您……可见目前中国人活得有些自我、不开心、甚至焦灼;而比较肯定、健康的口头禅有:好的、我能、天才、正点等等。在网络新时代,刚刚出来的口头禅马上就可以传染,并与时俱进:“Hold不住”、“伤不起”、“有木有”之类。不同地域的人,口头禅也明显有差别。“你知道吗?”——这似乎是北京人说话的习惯,也透露出皇城根的人不自觉的优越感与好为人师的自大心理。广东人的“有没有搞错”,多少带点儿温柔的怀疑精神。台湾人的“不好意思”、“拜托”则折射出内在的某种不安与优雅交错的矛盾心境。
  俗话说:“卖什么的吆喝什么”,“三句话不离本行”,口头禅跟使用者的不同状态有关,可以算是个性标志,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人对这个人的感觉与认识。例如常说“差不多吧”、“随便”的人大多安于现状,目标不明晰;喜欢用“据说”、“也许”、“算了吧”等词汇开头的人,或狡猾,或信心不足;常说“看我的”、“没问题”的人一般较自信或者自负,相对而言乐于承担责任。口头禅由于逃过了意识警察,因此有心理暗示作用。积极肯定的口头禅,如“谢谢”、“抱歉”等可以赢得好人脉与机会,更重要的是积极的口头禅在潜移默化里影响自我成长。
  口头禅,也是一种禅。给自己量身订做一个口头禅吧,形象包装也行,心理训练也罢,至少,也许就如同熙凤姐一样,人未到,大家闻声识人,已经知道是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