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研究课堂 反思课堂

2011-12-29 00:00:00林乐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4期


  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世界,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所认识。回归课堂、聚焦课堂,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审视课堂,反思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
  北京九中一直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探索,积极进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对于课堂这一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我们始终坚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研究、创新,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聚焦课堂
  
  聚焦课堂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学生习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来自于课堂,学生交流思维展示方法的场所依然是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聚焦课堂就是聚焦学生的生命成长,聚焦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九中在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能够取得巨大成绩,离不开我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孜孜追求,离不开我们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强烈关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绿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继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课堂教学的本真。重视教学设计,注重活动设计,关注课堂教学的互动和生成,强调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落实,越来越成为九中教师的共识。基于此,学校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精细设计,认真实施,重视互动,注重生成,关注差异,强化落实,不断学习,锐意创新,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努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九中参加了北师大和石景山区教委合作的“绿色教育课堂改进项目”,鼓励并指导全体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立足课堂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开展了骨干教师引领课、备课组内研究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党员献课等丰富多样的课堂展示活动,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开展了同课异构、实践再创、说课评课等活动,教师们自觉地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研究课堂
  
  课堂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研究课堂”。教师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课堂上,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最主要的是研究教学,研究课堂中的学生,研究课堂中的知识,研究课堂中的教学环节,研究课堂中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
  研究课堂,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结构、思维习惯以及学习基础。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北京九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利用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学情分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
  研究课堂,要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内容,教师对每一块知识的基础、要求、关系都了然于胸,课堂教学自然能信手拈来,深入浅出,润物无声。学校经常开展课标学习,要求教师备课时要通读教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研究课堂,要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智慧、充满激情。我们要研究教学流程的优化,在各环节内部挖潜增效,在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中增强效益。无论教师的导入、讲解,学生的活动、探究,知识的研讨、辨析,课堂的演练、解惑,我们都要求教师关注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课堂始终处于“愤”、“悱”状态,这样的课堂自然是高效的。
  学校在各教研组开展了课堂研究和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根据九中学生实际,参照课程标准和会考、高考考试说明,研制了各学科、各年级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并加强过程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教师的教学有标准,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保障。对于学科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学科教学模式建议,如语文学科的高考基础知识课、文言文赏析课、诗歌鉴赏课、现代文阅读课、写作讲评课等;英语学科的听力课、语法课、阅读课的教学模式等;物理学科的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等。多个学科都重点研究了“试卷讲评课”模式,使复习课效率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监控制度。学校质量监控中心成立了文科组、理科组、综合组等听课小组。学校领导挂帅,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定期听推门课,对常规课堂进行指导和监控,学校请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点评,形成良好的研究课堂的氛围,形成骨干教师引领课为标杆、学科研究课为样本、青年教师评优课为素材的课堂研究新格局。
  
  反思课堂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九中从2006年开始,就一直开展教育教学得与失教学反思系列活动,每个学期要求每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反思自己的好设计、好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失误之处、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流程的改进之处、优化之处。每学期开学初,各教研组交流教师的教学反思,评选出优秀教学反思。学校召开教育教学反思论坛,总结交流教育教学优秀反思,形成了具有九中特色的教育教学反思常规工作。
  教师撰写的反思材料和案例都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有的教师结合新课程高考,从一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入手,对高三复习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为新的高考复习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有的老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描述和反思,从一件事的处理与体会入手,对课堂教学细细推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老师针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一片断进行剖析反思,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对事件的描述清楚、对策略的反思到位、对方案的设计详尽,体现了九中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
  在五年的反思实践中,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关注学生的学情,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们站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角度,站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站在创设和谐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角度,对教育教学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但充满真情实意,读来令人感动。实践证明,科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石景山区现在正处于战略转型期,为打造北京CRD,我区陆续引进了大批高科技企业,引进了大量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的品牌学校。九中是石景山区唯一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学校领导班子将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拼搏、开拓创新,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打造好九中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使学校跻身于北京市一流名校行列,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