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拥有充盈的心灵

2011-12-29 00:00:00李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4期


  给教师心灵松绑
  
  “阳光、博雅、刚健、日新”既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更是理想的教师队伍形态。为让教师奔忙的心灵稍休息,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完善例会,丰富文化体验。为提高会议质量,凝聚教师之心,我们进一步规范与充实了例会内容。增添了艺术鉴赏板块,“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咏玩索之”,提升教师品位;人生百味板块每周搜集一些发人深省的哲理小故事,让教师不断进德修身;教育论坛板块由教师自主组织,通过对一些教育现象、教育观念以及教学难点问题的探讨与反思,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展示自我;时政板块旨在扩大教师的见识。精彩的例会让教师激情重燃。
  捕捉契机,感悟多彩人生。校长必须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善于捕捉学校以及教师个体与群体间的一些不良信息,并分门别类及时正确地处理,倡导“以怒人之心怒己,恕己之心恕人”等,弘扬阳光的团队精神。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让教师的心灵感受天的广度和浩瀚;化作一叶小舟,轻柔地漂在茫茫大海,去感受海的深度和博大;化作轻柔的风,感受地的厚度和宽容。当心灵拥有了广度、深度和厚度时,才能获得洞穿世俗的睿智、平和内敛的气度、闲庭信步般的超然。
  
  充实教师的心灵
  
  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在学习反思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让教师成为一个终身“学”与“习”者。学校引导教师在明确个人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队伍发展总目标,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并开展了师徒间、同组间、跨学科间、校际间的“磨课”,具体步骤为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策略、确定行动路线、总结、存档,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让教师成为一个终身“反思”者。我们在干部教师中提倡利用“左手栏”和“右手栏”技术,坚持写教育随笔,建立反思的长效机制,促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左手栏”主要记录经典的成功或失败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观察、生活中触发心灵的瞬间等,“右手栏”主要记录当时的所想所思所悟等。为了促进干部教师之间的交流,我们提倡他们把自己的业务档案放在网络空间里,将业务活动和成长经历展现出来共享,使干部教师的成长保持一种自发、交流、互动、良性竞争的状态。
  让教师成为一个终身“研究”者。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是研究型教师的必要条件,我们以这两个条件为维度,对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俱低的教师,采取“规范与引导”策略;对研究意识低研究能力高的教师,主要采取“激励”策略;对研究意识高研究能力低的教师,主要采取“培训”策略;对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都一般的老师,主要采取“规范”策略;对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俱高的教师,采取“成功”策略。我们必须承认教师间的差异性,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这样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
  
  放飞教师的心灵
  
  教师的快乐之源是自我价值实现并被认可后的一种心灵的放飞。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成功记录袋”。它展示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和特点,有助于教师反思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的提升。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自己以及辅导学生的获奖情况、代表作品、突出的事迹、反映自己不断进步的形成性材料等。学校每学年收集教师的成功记录袋,并安排相关的展示与交流活动。此外,管理者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每名教师真实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人的工作学习方式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选择有效的培养策略。我们将不断地用激情与智慧去开启教师的心灵,让他们以良好的工作心态、满腔的工作激情、生命智慧凝成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工作,快乐生活,完善自我。■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