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活动课,初三学生小A、小B与小C在操场上发生了一起较为严重的打架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小A与小C在打篮球的时候发生了矛盾,小C语言不文明,辱骂了小A,小A就动手打了小C,小B正好在场,在劝架的过程中帮着小A打了小C,致使小C受伤。在老师的协调下双方收手,并将受伤的小C送医院治疗。
12月17日下午,学校召开了主题是《悔与悟——说说我的心里话》的听证会,由违纪学生、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班班主任、学生代表、学校政教处领导五方参加。
会议主要是五项议程:
程序一:违纪学生说说心里话,重点说自己在冲突中最后悔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
小A:自己最后悔的是没有控制好自己。小C的话自己听着不顺耳,想也没想就动手了。现在自己很后悔,因为我们平时都是很好的同学和兄弟,这件事破坏了我们的感情。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同学在一起,摩擦在所难免。以后一定会以宽容之心与同学相处,尽量避免与同学之间的摩擦,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
小B:自己很后悔,当时正与小A和小C打篮球,看到他们两个打架,怕小A吃亏就帮忙打了小C。事后,同学们都说我不该帮忙,这样反而害了自己的好朋友小A,也使小C受到更严重的伤害。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当自己的朋友一时冲动时,绝对不要火上浇油,要及时地去劝阻。
小C:该起事件的根源是因自己伤害同学的自尊而起,如果别人那样说我,我也会很难受。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不应该恶语伤人,同学之间交往,语言要文明,行为要文明,不要伤害对方。
程序二:三位学生消除隔阂。
主持人询问小A、小B:你们是真心承认错误吗?二人连连点头。主持人又问小C:你能接受他们两个真诚的道歉吗?小C点头同意。主持人:你们三个人先握手,再拥抱。三位同学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程序三:家长说说心里话。
三位学生的家长都认为,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彼此都是好朋友,在学校里面应该互相帮助,不要因为言语的冲突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和处理方式表示理解和支持,也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程序四:学生代表说说心里话。
学生代表针对此事畅所欲言。一位学生会的学生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伙伴们犯了错误,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希望我们彼此之间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园。
程序五:主持人总结。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正常的,要冷静地、科学地去处理。同学之间的打架斗殴不仅伤害彼此的感情,也损害自己的威望。帮助别人打架,并不是真正的帮助朋友,而是激化了矛盾。希望同学们从本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以自己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使我们的发展更加健康。
听证会后,三位同学相拥走出会议室,微笑又写在他们的脸上。
违纪学生处理听证会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听证会也可以是一次“教育会”,学生自己参与听证并作出决断的过程,其实也一次自我教育过程,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不受欢迎的,这比老师多少次苦口婆心的劝诫都有用。
给予学生申诉的权利。每一位听证参加人有权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拥有陈述权;当事学生或当事学生家长有权申辩,拥有申辩权;听证参加人有权对事件举证,有权对学校列出的证据提出质询,拥有质询权。
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对听证会,学生会形成规则意识、程序意识、主人翁意识等,从而增强其民主意识。
确保处分的公正公开。民主听证会重在民主,重在沟通。在听证会上,允许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充分表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处分的透明、公正、适度,当事学生也更容易心平气和地认识错误、接受处分。■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