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冰山下的火种

2011-12-29 00:00:00屈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4期


  班主任智慧
  班主任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班级建设中您经历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您成功解决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问题之后所做的反思和提炼中。班主任、曾经的班主任、未来的班主任朋友们,奉献出您的故事和思考吧,一段时间后,您将收获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欣喜!
  
  从军训的时候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小女生,圆圆的脸庞,弯弯的黑眼睛,微微上翘的小嘴,她叫吴已千。吴已千,怎一个“静”字了得?一天艰苦的训练结束后,同学们在寝室里放松地说笑,她却总是安安静静地看书;训练的间歇,大家自由地活动、玩耍,只有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专注地凝视着地面,似乎在想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想。她就像一泓清澈、平静的潭水。
  回到学校上课了。吴已千仍旧平静,依旧独自一个人。有一次当我让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理想时,吴已千站起来,用一种平缓的语调说:“我的理想是——隐居!”我无语。吴已千的文笔很好,写的散文流畅、清丽。上课时,她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只要说话必语惊四座,惹得同学们心生羡慕,甚为佩服。她就像遗世独立的仙子。
  十一二岁的女孩应该是活泼、充满朝气的,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身在集体里,怎会对集体的事置若罔闻?如此内向甚至有些自闭的孩子今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我决心尝试着转变她——
  通过和吴已千父母的交流,我得知吴已千是那么爱集体,爱每一位教她的老师。她对妈妈说,“屈老师说,她从不允许自己写错别字,我也要改正写错别字的坏习惯。”“我的成绩不好,会不会给班集体抹黑呀?”“妈妈,您知道吗?我们班在运动会上拿了三项大奖。”“妈妈,我们数学老师可有气质了!”此时我才明白,是内向、自闭的性格让吴已千的内心世界蒙上了一层帷帐。
  家访之后,我把更多的事情交给吴已千做,并把她推荐给校刊编辑部,看着她站在别的班级门口,怯生生地要稿子,小脸涨得通红,我会心地笑着。
  我班开展了“学生推荐图书”活动,利用晨检时间,每天由一个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图书,并将图书捐给班里,形成班级的图书馆。因为需要一名图书管理员,我想到了吴已千。
  “吴已千,你愿意为班级做些事吗?”“什么事啊?”她的声音低低的,需侧耳细听才能捕捉到。“每天同学们介绍完图书后,将书交给你,你负责整理加工,当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好吗?”她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嘴角流露出淡淡的微笑。自此,吴已千在公众场合出现的频率高了,每次同学们介绍完书之后,她都走上前去将书收回,然后放进自己的小柜。慢慢地,书占满了她的小柜,她自己的书只能全塞在位桌里,她却一点怨言都没有,还是乐此不疲地当着图书管理员。
  运动会的入场式需要每个班上交一份解说词,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吴已千和徐千贺,她欣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两个人写呀改啊,尽管最后的定稿多采用了徐千贺写的,但看得出来,吴已千一点儿也没生气。
  有一次,上作文课进行人物描写训练,要求不能写出姓名,只通过人物特征的描写,让大家猜出写的是谁。其中一位同学刚念到“她只是静静的,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吴已千——”我说:“大家都觉得吴已千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实则不然……”我把吴已千为班级做的事一一摆出,同学们纷纷点头肯定。我接着说:“吴已千就像冰山下的火种,外表清冷孤傲,内心却热血沸腾——”我的目光投在了吴已千的身上,当我与她的目光对视的刹那,我看到了,她的眸子里闪烁着火种一般的光芒。
  吴已千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了。
  年级大合唱的舞台上,我凝视着作为主持人的吴已千:斑斓的灯光下,穿着白毛衣、白长袜、白靴子、稍深色的裙子的吴已千,周身散发着青春朝气。我仿佛看到了一簇耀眼、鲜红的火种在眼前跳跃着……
  艺术节的书市上,一个小女生捧着一摞书,穿梭在人群里,不时寻找机会向陌生人推销:“买书吧,这书可好了。”从容的神情,甜甜的微笑,冻红的脸庞,她就是吴已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