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需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但校长的思想理念不同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与行动性,即校长必须要将自己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变革实践和办学行为。于是,提升“变革”能力,也就成为了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完成学校教育创新使命的又一个带有必然性的重要要求。
那么,又应当如何提升校长的“变革”能力呢?
1.做教育改革的自觉清醒的投入者和新教育世界的积极主动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裴娣娜教授在论述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发展的根本转化问题时曾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过去20世纪的一百年间,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历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其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提出,以及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所以,身处在这样的改革大潮中,肩负着学校生存发展使命的校长,必须要完成从“奉命改革”到“主动求变”、从“被改革者”到“自主发展者”的角色转变,主动参与,迎头赶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改革的自觉清醒的投入者和新教育世界的积极主动的创造者。
2.更新管理功能,既要关注“形成秩序”,更要将“推进变革”作为学校的常态工作。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职能,往往多指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着力去建立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基本秩序,并以这种秩序和节律来维持各方面组织的协同生存,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质量,追求“管理”的效益和水平。诚然,这项基础性工作是必须的,也应当是常态的。但另一方面,若只把它当作管理的“唯一”职能和唯一“常态”工作,那就不全面了。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功能也需要更新和发展。叶澜教授讲:尤其重要和富有时代挑战意义的管理功能更新,可称为推进变革的功能。中国社会的每一所学校,无论是老学校还是新学校,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还是西部边境地区的学校,处在同一个大时代之中,都面临着转型性变革的历史任务。这是新一代学校领导成长的机遇,也是新型学校创建提出的学校管理功能的更新任务。因此,学校领导不能只是埋头日常事务,忙于各种会议,而要率先从打开自己的眼界做起,并引领教师关注、研究当代社会和教育变革的走向,认清实质,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反映本校实际需要与可能的办学理念。当然,我体会,“形成秩序”和“推进变革”这两大功能并不矛盾,也是辩证的统一。两者在学校实践中动态转化、相互生成,共同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
3.学习创新理论,提升“变革”能力。不可否认,思想上想改了,但究竟应当怎样改,这里面仍然有学问,有方法,仍然需要学习研究。有的专家学者从五个方面概述了学校教育创新的基本理念:第一,清醒的自我意识与准确的自主定位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基础;第二,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是影响学校教育创新的关键性因素;第三,学校教育创新是要素变革与结构重组相结合的逐渐生成过程;第四,多样综合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式;第五,学校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校与人的自主发展。我体会,这五条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具体开展学校教育创新的变革实践活动,对于提升校长的“变革”能力很有指导意义。我相信,只要实实在在地照这样去做,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出学校教育的一片新天地来!
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努力争取做一名具有较高 “变革”能力的创新型校长,进一步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领导力,为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为推进我国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