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的情境,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情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
如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的方位词“in,on,under,behind,in front of,next to”时,教师直接给出铅笔与铅笔盒的位置关系,铅笔盒与桌子的位置关系,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单词的意思。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
2.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活动。
如教学北师大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Our town一课时,教师可在上课前一天告诉学生:“明天,我们要设计一幅关于我们城镇的地图,你们要对城市地点的名称有所了解,通过搜集资料,能说出简单的地点名称。”授课时,教师安排以下两个环节: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地点类名称,并说出自己还想了解的其他地点类的词,然后要求各组推选一位同学,准备交流;各组派一位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并说出本组想要学习的词。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
小学英语课时少,间隔时间长,这对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很不利。“让游泳者到水中去”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们的口、眼、耳、手都动起来。首先,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使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从录像中看到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听到的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能使学生在不知不e7v2W+GTjS5viBgyYjAlkcDyJIhFVVjWIuzuyImtA/I=觉的模仿中提高了语感。
仍以北师大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Our town的第二课时为例。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搜集自己生活城镇的资料设计地图。笔者设计如下几个环节:环节一,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出地点的名称,并说出自己找到这个地点的理由;环节二,四人或六人一组,探究如何设计地图;环节三,学生通过交流各抒己见,完善城镇地图的设计。
除了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设环境,如通过布置教室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或是在自己的课桌、文具上贴上相对应的单词句子,让学生受到更多的英语熏陶。另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宣传栏、黑板报,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英语新发现”。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录制一些有关英语学习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英语的氛围。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的好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入到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