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凌晨,一个庞然大物被拖船缓缓拖离大连码
头。它就是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暂用名),
这是“瓦良格”号被改造完成后第一次出海试航。通过这次试
航,“瓦良格”号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就先
来了解下“瓦良格”号是如何在大连安家的吧。
“瓦良格”号是从乌克兰购买的航母半成品。买来的时候,
它只是一艘带有厚重装甲的大型船壳,既没有引擎,也没有电
力设施或推进器。那么,这个大家伙是如何从黑海海岸来到大
连的?漫漫长途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1983年,黑海造船厂开始筹建前苏联第三代航空母舰“瓦
良格”号(当时名为“里加”号),并于1988年为之举行了下
水仪式。
1991年,前苏联解体,已经建造了68%的“瓦良格”号被迫
停工。随后它被划分给了乌克兰。但乌克兰经济状况糟糕,无
力继续建造“瓦良格”号。
1998年,澳门一家公司的总裁徐增平通过竞标,以2000万
美元(实际总共花了1亿美元)买下“瓦良格”号,徐
增平表示,愿意让“瓦良格”号为国家服务,无论是航
母船身,还是买来的设计图纸,需要什么都可以。
1999年,徐增平雇了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
始了漫长的航程。谁知,当“瓦良格”号来到土耳其
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耳其政府却禁止其通过。无
奈之下,“瓦良格”号只好暂时返回原海港。
为了给“瓦良格”号疏通道路,中国政府出面与
土耳其政府进行了长达16个月的协商。2001年,土耳
其政府终于同意“瓦良格”号通过。这年底,“瓦良
格”号在11艘拖船的牵引下,以4节航速缓缓前进,终
于安全通过土耳其海域,进入爱琴海。
由于埃及政府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苏伊士运
河,“瓦良格”号只好转向驶入大西洋。它一路向南,
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
洋后,向东行驶。
博斯普鲁
斯海峡又称为
伊斯坦布尔海
峡,是黑海与
外海连接的唯
一出入口,长
约30千米。
小卡片
苏伊士运河长约168千米,连
接地中海与红海,是从欧洲到印
度洋和西太平洋最近的航线。它
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瓦良格”号从乌克兰来到中国的路线图
1988年,黑海造船厂为“瓦良格”号
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
2001年,土耳其政府最终允许
“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瓦良格”通过博斯普鲁斯
海峡当天,美国一家公司拍摄的
卫星图。
最终,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结束
了15200海里、耗时4个月(123天)的艰难远航。此时距
徐增平买“瓦良格”号,已经过去了4年。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建造和发展
航空母舰,对保卫国家海上安全,维护临海主权和海洋
权益,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了“瓦
良格”号安家大连而付出努力的所有人!
现在,“瓦良格”号不仅外表涂上了中国海军的标
准灰色,它内部的所有构造也全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了
整修和改造。比如锅炉、电力设施、电子系统、引擎、
导航系统以及所有舰员生活舱和工作舱等,连甲板也焕
然一新。
首次出海试航后,“瓦良格”号将继续在船厂进行
改装和测试工作。根据海军惯例,军舰在正式服役之后
才有真正的命名。“瓦良格”号的称谓终将彻底成为历
史,它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一起
期待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服役那天的到来!
从2002年到2005年,“瓦良格”号一直孤零
零地停泊在大连。图为2004年拍摄的“瓦良格”
号,可以看出船身遭受侵蚀的情况比较严重。
从空中俯瞰“瓦良格”号
2005年,“瓦良格”号有了新涂装后,外貌焕然一新。
网友绘制的“瓦良格”号战斗时的想象图。
虽然目前“瓦良格”号还没“长大成人”,但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一定会
驰骋海洋。
“瓦良格”号档案
“瓦良格”号原是一艘大型常规动力航空母
舰,外形高大威武。其舰长304米、水线281米;
舰宽70.5米、吃水10.5米;飞行甲板长300米、宽
70米;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2米;排水量57000
吨(标准)、67000吨(满载);航速30节;续航
力8000海里/18节;舰员2586人;舰载飞机50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