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不用心,经常沉溺于看武侠和玄幻小说等闲书。
对此事件,笔者认为,学生看闲书宜疏不宜堵,教师不要一味地制止学生们看闲书,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和要求学生好看书、看好书,充分利用书籍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呢?
召开读书主题班会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爱上读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教师有义务担当起引导学生读书的责任。每学期开学之初,组织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大量的资料,让学生理解读书的作用;教给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知道读书在个人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从而爱上读书。还可以介绍名人是怎么读书的,读哪些书目,给学生们做一个示范。在班级全面营造“读书的学生最快乐,读书的学生最幸福,读书是高雅的事情”的舆论氛围,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下“与书为伴,品味书香,成就人生”的种子。
设立“班级书阁”
每个学生都应该喜欢看课外书,也就是所谓的“闲书”,教师不要一味地不让学生们看闲书,而是要告诉他们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样读书?设立“班级书阁”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图书一部分来自学校图书室,一部分由班级学生自愿捐献。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每学期给学生推荐1~2本名著,举办书市、书评活动,让学生解读,共享读后感。小小“班级书阁”营造浓浓的班级书香文化氛围。自从“班级书阁”设立之后,同学们和书交上了朋友,每天课间、中午、下午……人人手中捧着一本,专心致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建网上“班级博雅书苑”
设立“班级博雅书苑”,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期初公布自己的读书计划,每月推荐一篇文章上传到网上,要求说明推荐理由和推荐者的读后点评,每年学生推荐的好文章编著成班级博雅书苑篇,同时每学期每位学生写一份书评,每年编著成班级博雅书评篇。同时在“班级博雅书苑”上对于学生们沉迷的不太适合他们看的书籍来一次“大曝光”,让学生们看到这些书的特点,明白中学生不适合阅读的原因,制止学生们过量阅读。并在“班级博雅书苑”中开辟《我爱读书》栏目,每期刊登优秀的读书心得,班级学生轮流做擂主。
制定《读书成长手册》
在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读书经历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阅读活动的作品、获奖记录、读后点评等如实地记录到《读书成长手册》之中。一个学期下来,《读书成长手册》就成了一本学生自己的“书”,记录着他的精神成长史。学期结束时展出,比比谁的手册更丰富,更精美。学生也就在这互相评论中明白了学习的真谛。这种以学代管的方式,远远比强制有效得多,学生也会在这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终身学习。
建立读书购书奖励机制
为使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教师应建立读书奖励机制,每年向学校要求拔专款用于班级买书,同时鼓励学生多购买家庭藏书,对达到一定藏书量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保持学生读书热情。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读书贵在坚持,重在日积月累,因此对学生平时的读书评价我们要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与随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组织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交流会,评选出一批读书明星。评选既有量上的规定,又有质上的要求;既注重阅读的广度,又注重阅读的深度。同时组织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向报刊积极投稿,享受读书的喜悦、读书的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城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