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学校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上,很少研究对教师管理方式方法,也可以说是只研究如何使教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不研究如何对教师实施有效的管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应该是学校管理者首先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成功管理就是以全体教师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本文就成功管理的基本内涵、实施依据和操作方式作一简要概述。
成功管理的基本内涵
学校管理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教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成功管理就是旨在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功,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成功管理是针对全体教师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成功管理是帮助全体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取成功为价值取向的管理过程和活动;成功管理是通过帮助教师的成功而促进全体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类型。
成功管理的理论依据
成功管理源于成功学的基本思想。成功学是研究将丰富的内在潜能转化为有形成就的一门科学。其基本要意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功管理也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除此之外,成功管理还符合这样一些基本原理。
1.主体作用论原理:从社会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教育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实施和受教育者主体的实现过程。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实性存在,具有自我规定性,先于教育过程而获得;而受教育者主体性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的直接影响下完成和确立的。受教育者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应尊重他们的正在形成中和将要成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发展直接处在教育者引导之下和意料之中,教育者是受教育者主体的前提条件。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意义在于赋予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可控制性的特征,受教育者主体性可体现为对控制的自主选择及体验。由此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体现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体验。
2.发展动力论原理:作为管理对象的教师从潜能开发到获得成功,也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过程,这是个调节与被调节的双向转换生成的过程。从发展动力论的角度看,成功管理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环节,发展都可以被看作为自身的运动。发展与动力,既可为内容和形式,又自身同一。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论内涵可为: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动力系统开发为主要任务与手段,以不断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为主要途径,从而使教师在自身成功体验中学会并主动开发学生动力系统,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科学原理。
3.心理求衡论原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活动的个体目标除满足其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要满足心理需求。每一次活动的成功或失败,对其心理都能带来平衡与失衡的感受和结果。成功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心理是平衡的,所表现出的情绪是高涨的、心态是积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友善的、积极的和正向的;失败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发生失衡现象,所表现出的情绪是低落的,心态是消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敌视的、消极的和反向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次数越多,其倾向性越明显。
4.正效价值论原理:评价理论是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价值学说的角度来看,成功管理的改革在本质上要由教育评价的改革贯穿其中,并构成教育改革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共同前提。目标改革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定向的教育评价的改革,显示突出的肯定的价值倾向。这个原理以正确发现、认识教师,充分肯定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作为整个教育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以长扬长,实施积极鼓励性评价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的过程。
成功管理的操作方式
(一)实施三个转变,确立成功管理的思想基础
1.管理者的办学思想要转变。学校办学思想要把以提高学生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的办学指导思想更新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办学思想。从短期看,提高学生素质不一定与提高分数同步;从长远看,提高学生素质与提高分数是不矛盾的。学校领导要主动承担风险,要向教师申明:要相信教育科学的力量,要有教育自信心,在探索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责任由领导负,要有为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松绑”的魄力和胆识,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创新的积极性。
2.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转变。学校管理者必须坚信每一位教师都具有潜能,潜能的开发无年龄限制,只要教师更新观念、改革方法、积极实践,就能取得成功,学校管理也就成功。只有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变管理者对教师外压式的强制管理为教师内调式的自我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
3.要让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转变。教师的心态是矛盾的,教师身上常常是新旧教育思想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先进的教育理论仅仅被学校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掌握是不够的,只有被广大教师掌握,才能成为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的锐利武器。要让全体教师掌握更多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者对教师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之处,不应持采取批评指责的态度,而应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立足于挖掘新的可取的教育思想,由此去推动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转变”与“改革”相结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1.要把教育思想的转变与教育方法的改革结合在一起,虚实结合。仅仅抽象地要求教师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往往听听有道理,也能认同,但总觉得“看不见、摸不着”。学校管理者要花大力气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方法,创设宽松民主、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使教育思想的转变不断深化,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体验。同时使更多的教师在每个教育的实际环节中都能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师进行教育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还应注意分析不同的教育方法背后的教育思想,促进教师对教育思想的深入领会和把握。
2.要把政治上的激励与业务上的培养结合在一起,红专并举。学校管理者在政治上要帮助教师树立追求目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树立起“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信念,促使他们更能够大胆去创造机会,不断给自己创造出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时空;在业务上要为教师创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说课开课活动、论文竞赛活动、第二课堂竞赛活动等,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培训,学校认真制定和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规划,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在实施“名师工程”过程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分层次分阶段的操作方案,让每个教师都感受到不同层面、不同角色的成功和欢乐。
(三)建立管理保障机制,正确运用评价手段
1.要有良好集体舆论的保障,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学校管理者要加强教师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使成功管理的思想能为每位教师理解和接受,激励每位教师去取得成功,全体教师要能做到:能正确看待失败,鼓励开拓前进,批评保守停滞;能为集体中每位成员所取得的成功喝彩加油,对集体中成员暂时的失败给予理解帮助。学校管理者在建立保障机制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建立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班主任能手”“班主任新秀”的评比奖励制度。
2.要有因人而异的综合评价。评价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提高。成功管理坚持人是有个别差异的,人无完人。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应该坚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的原则,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下,允许异步发展,即对教师的发展要求因人而异。要从发扬、发展教师的长处、优势起步,达到纠正教师的不足、劣势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要让每一位教师先寻找现实座标,再规划发展座标,制定出发展措施。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还要采取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即不仅看教师终点的教学成绩,更要看他起点的高低,使评价更公正、合理,更全面、准确。
失败能使实践者体会到艰辛,成功能使实践者体会到快乐;失败能使实践者奋进,成功能使实践者更上一层楼;失败是每一个实践者所不希望看到的而又经常光顾的探索过程,成功是每一个实践者所希望的探索结果。学校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其目标也是希望管理出成效,也即希望得到成功的体验,要想在学校管理中取得成功,也不妨尝试一下成功管理的方法,让教师体会成功、学生体会成功,学校管理者也就能体会到成功,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就不断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