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保护耕地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既要保增长,又要保红线,是难题更是考验。
“十一五”以来的5年,是娄底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5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快速突破、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的5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的5年,也是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主动服务发展,“双保”行动成效最为明显的5年。
刷新项目报批到拆迁腾地的最短时间记录
“十一五”期间,娄底市共获批各类建设用地7.2万亩,年均用地1万多亩,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和实际批回数量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市本级土地、矿产出让收入40余亿元,土地融资筹资10亿多元,通过国土资源变现的财富成为城市扩容提质的重要财源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全市获批建设用地600余公顷,并完成了娄衡高速公路384公顷用地报批资料的编制报告及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长沙经韶山至娄底高速公路、沪昆高速铁路等省重点工程79公顷先行用地的审查报批,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尽早启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涟钢是娄底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它从年产量200万吨钢到400万吨,到规划增产到600万吨的过程中,其用地指标也在不断扩大。2008年,省政府下达娄底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只有350公顷,而涟钢薄板项目就占了105公顷,国土资源部门想方设法向省、国家争取指标,保证了项目及时落地。
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电工钢项目是全省建国以来最大单合资项目,总投资120亿元。为确保项目在2009年10月1日开工建设,国土资源部门90天内完成了整个项目预审、规划调整、用地审批、征地丈量、拆迁腾地等工作。征地2488亩,拆迁房屋308栋,安置拆迁户512户,仅仅用时46天,不仅刷新了项目报批到拆迁腾地的最短时间记录,而且创造了“无一上访、无一强拆、无一诉讼”的奇迹。其实刚开始抵触拆迁的群众并不少,在上门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开始时部分群众情绪激动,甚至发生冲突,但工作人员抱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态度,始终如一地对他们进行劝说和开导,以心交心。
农机直接开到田中间
严格保护耕地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既要保增长,又要保红线,是难题更是考验。
国土资源部门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为各类建设用地补充耕地2.7万亩,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008年11月至12月初,通过国土资源部门执法人员耐心的说服教育,大埠桥18处、万宝镇4处和潭邵连接线7处违法建筑全部实现了自拆,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虽然一栋栋违法建筑轰然倒塌,但民心没有倒下,老百姓通过拆违看到了政府保护基本农田的决心和信心,看到了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
国土资源部门不但科学规划用地,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据统计,全市共运作土地整理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67个,总投资3亿多元,新增耕地7000多亩。增加了耕地数量,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现在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田中间,要省好多工。”冷水江市三尖镇神龙村三组组长周维开高兴地说。
5年来,一项项荣誉、一张张满意的笑脸,见证着娄底国土资源局的成长变迁;红红火火、朝气蓬勃的项目建设,凝聚着娄底国土资源人的心血汗水。从农田到矿山,从城市到乡村,娄底这片激情勃发的土地处处焕发出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