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莲花盛开的地方

2011-12-29 00:00:00任丽瑛
当代人 2011年11期


  走进新疆博洲的怪石峪,心中竞有种特别的感觉。来这里之前,一位在精河长大的好友兼同事就一再跟我说,一定要去怪石沟看看。她那殷殷期望的语气和眼神让我不自觉地心动了三分。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石头陈列在道路两边,用“奇形怪状”来形容它们一点也不夸张,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表情由山下延伸到山顶,满山遍野全是这样的石头,却没有一块是相同的,是相似的。我在同座的女诗人吉尔面前施展了自己超前的想像力,说那如窝状的石头,是当年佛祖在此练功、修行,不小心走火如魔,致使那些石头变成现在的“惨状”。下车后、举目看到满眼的如窝状的石山。我惊叫起来。正午的阳光普照着,在这片山谷里感受不到阳光的威力,那些大小各异的石头也没有因我们的喧哗而沸腾,一种超自然的宁静弥布在整个山谷中。山顶,有一块石头像一朵莲花儿盛开,我立即推翻了自己前面在车上的臆测。望着那满山嶙岣怪状、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又似是朵朵奇葩盛开的石头,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一句话:“凡山皆有石,有石非皆怪,一山多怪石,此山非凡山。”在这里我读懂了理解了那句话的深义,顿时从内心多了几分期待和惊喜。我走在作家采风团的最后面,四处张望着寻觅着,用手中的相机探寻着,用一种超精神的心境去获得,去感知,总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我相识的石头。
  道路两旁是绿黄青白姹紫嫣红的花草,黑加仑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上,呈炫红的紫乌,蝴蝶纷纷起落在花丛间,使人爱慕不已。一只似羊的图形出现在石头上,小羊正回眸,脖子纤细,它那多情的鼻子向天嗅着什么,灵巧的小嘴在亲吻着什么,是与爱人的亲密,是寻找回家的路,寻望远方的天空,一种似欲诉说的表情活灵活现。一种大美、静美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来了。我想起了《说文解字》中对“美”的诠释:“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膳同意。”美字由“羊”与“大”组合而成的。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羊要壮而肥硕吃起来味道才很美:大在这里意为强壮。羊群里以公羊最为强壮,所以以羊为大而产生“美”字,形容称赞异性。在这个图形里就体现出一种远古的文明,早年在这里就有文明的存在,人类活动的迹象,我一直坚信当年在这里居住的主人一定是一位健壮的“美男子”。
  登至半山腰,耳间飘来一缕袅袅的梵乐清音,轻柔地撞击着我的耳膜。天空中几朵白云也悠悠然地飞到了我们的头顶上,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的目光聚集在对面的石山上,一条似人的脊椎从半山坡斜逦而下,似一个人正在轻轻伏背朝前倾听。当地人把其叫做“龙脉”,而我却认定那一定是人的脊椎。右下方有一块石似人身倚躺在那里,一张似人的面孔朝天仰视着,宽阔的额头,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唇带有一丝隐约的微笑,面部微微朝里侧着,一幅安逸舒适的表情好像在那里睡了千万年。
  “腰椎”处的左侧有一只脚印和一个脚趾印,似是当年“赤脚大仙”从这里走过。导游说还有一张“达芬奇”的脸,据说那是张带有“密码”的面孔。
  石头在民族文化中,有神石的意义。儿时曾听说过一人要成仙或求佛,心诚必须待到马生角、石头开花时才能圆满。那满山遍野的石头像朵朵莲花儿绽放,有的如花蕾,有的含苞,有的正在吐蕊,有的完全盛开。莲花是尘世间的灵物,具有佛缘的花朵。看到那些似有着佛性的景致,我心底产生了一个念头,这里曾是佛祖居住过的地方。
  当我的想法一升起,心突然空空的,身体轻轻的,来时负重的身心荡然无存。随着心境的变化,我身轻如燕地随着众“仙家”登上了山顶。众人皆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物主的新奇创意,纷纷把自己渺小的身躯融入这块自有仙灵的地方,与这块充满灵性的地方合影。
  到了山顶,顿时神清气爽,整个佛谷尽入眼底。小径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大石头,左侧的石头前生长著此山谷中唯一一棵似佛塔的柏树,青翠的颜色,静静地倚立在石头前:右侧石头上长着一把似钥匙形状的棱角。看着这一左一右的风情,我明白了这座怪石峪的精髓所在,那株带有无限生命的柏树就是这座山上的佛光,那石头上的钥匙就是开启通往佛门、天国的宝物。
  在前面一座似是佛祖打坐之用的莲花宝座的石崖间,我邂逅了宁夏美女作家张毅静老师,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双眸浅浅含笑,又一种精致的美袭击着我,我也随着她坐进了那宝座间,一股清凉从四周包围了我们。
  “浪说此山曾见佛。却疑深处可通仙。”诗人张宁一句诗道出怪石沟悬念。一座巨石壁上,深刻着一尊卧佛,这尊卧佛坐东向西,头形、身形与真人十分相近。特别是身上穿的袈裟皱折,还十分清晰地印在石壁上。据说这就是遇佛祖点化的上仙。佛祖当年在这里修行说教、布恩施惠、匡扶正义、造福人类,点化了不计其数顽冥不灵的弟子,解除了许多人间的疾苦。
  话说一日,佛祖正在做法事,诵经。忽闻一阵喧闹传来,同时还有牛羊等动物的嘶鸣,人的喝骂、哭泣声。佛祖大惊,差仙童去打探,原来是在这里放牧的一群牧人,遇到了一伙强盗,要把牧人们所有的牛羊抢走,霸占牧人的妻女。佛祖闻言,便现身好言相劝,劝解那伙强盗一心向善,多做善事,不要欺负百姓。强盗恼羞成怒说,要想我不做恶,除非石头开花,并把佛祖捆绑起来,进行鞭打。仙童不知佛祖已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为了不让佛祖遭受皮肉之痛,情急之下,便把佛祖传授绐他的仙术使用了出来,想把那伙强人变成石头。由于仙童得道时间不长,对仙法的运用不能自如和随心,使用的仙法过猛,致使所有的牧人、强盗、牛羊,天上的飞乌、地上的虫鼠花草全部变成了石头,由上至下。有的如莲花一样盛开,一片石头花山诞生。佛祖知道后掐指一算说,此乃天意也。
  从此,这片石谷便有了千奇百怪的形状,满山可寻石笋、佛洞、孔雀、大象、鹰嘴、人面、莲花等石头模样,人间所有的传说典故也都在这里一一呈现:苍鹰俯鼠、天狗望月、大象戏水、狮身人面、石猴母子、孔雀开屏、龟蛇相斗、割肉喂母等奇特的天然怪石群体。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它们都有不同的表情,它们用一种无声的语言,用一种宁静的姿势站成了一种大美。站在怪石山顶举目远眺,草原上青青的牧场,点缀著白色毡房,好一幅边塞风情图。
  下山的路上,偶见几块奇石,露出一孔。有的似眼睛,有的似脚印。我的脑海里便长出一个词来——“天眼”。据说凡是在此修行成道的仙家们都会开“天眼”,无论是从正面、背面都能感知常人不能感知的事情,预测到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佛祖的神圣伟大之处。这里的石头多属于大理石,有着颗粒的质地感,那些窝状,洞窟都是风化形成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思想也显得苍白,我只能把思想和超自然的力量叠加起来。进行无限遐想。在路旁,有一块石头稳稳地盖在另一块大石头上,几位“仙家”俯身探望,想从里面寻出究竟来,中间是空空的。像一顶佛帽的样子。可能当年佛祖在此小憩时,顺手把帽子放在此处,忘记取回,如今便成了一道令人怀想的风景。
  “回头望。是孤山楼阁,烟霭参差。淡妆浓抹相宜。道不独晴奇雨亦奇。”借用古人诗言,作别怪石山。关于怪石峪的许多传说故事,众多的神奇石头,我还未探寻明白,期待再次领略佛祖的大智慧。
  
  (责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