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砖.砖雕

2011-12-29 00:00:00钟翔
散文诗 2011年2期


  一
  
  冬天到了,大雪覆盖了地面,泥土被冻僵。成了硬硬的冰块,静静蜷缩着,看不到空中的日月星辰、颤抖的枯枝败叶、觅食的飞禽走兽。
  是在呵护僵硬的根须,保养怀揣的梦想?
  惊蛰一过,推开积雪封闭的窗门,才醒悟过来,才开始舒展筋骨,透出缕缕地气,绽出青青嫩芽,实现春华秋实的梦想。
  雨水来了,泡得软软的,骨头散了架,成了稀泥,四处流溢,随意涌动,收拾不到一块儿,回不了家。
  烈日来了,晒得干干的,成了一片片硬块,裂开着一道道口子,像大地身上出现的,无法揭去的一块块伤疤。
  如何找到最佳的时机,尽快地脱胎换骨呢?怎样结束颠沛流离的行程,安顿好平稳的生活呢?
  
  二
  
  一些叛逆者,不再遵从天气的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从泥土中摇身一变,大胆逃离出来。
  不再跟随时序,精心地承载万物,枯时枯,荣时荣,花时花,果时果,过一成不变的、逆来顺受的生活。
  不想得软骨病,不想随波逐流,不想任人摆布。
  不因天气的寒冷,凝结成硬块;也不为气温的变暖,生长出万物。
  从变幻不定、易碎破裂的卉旧模式中,彻底转变观念,解放自己,要以全新的生存方式,重塑形象,东山再起。
  是泥土抛弃了自己,还是回到原初的本身?思想上的解放,往往是美好生活的开端。
  
  三
  
  逃离出来了,把肉身交给流水,接受水的劝导和抚慰,点点滴滴地开始改造。
  塑成有棱有角的长方体,来到明亮的阳光下,来到吹动的轻风中,慢慢地于爽、强硬,显露出个性的锋芒。
  早听说过“锅盖上的米花子——熬出来的”,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到黑咕隆咚的窑里,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领受撕心裂肺的疼痛。
  炼狱之后,便起死回生,坚定地站了起来,四四方方,棱棱角角。
  修成了正果,换了个人似的,要出人头地,硬硬梆梆地生活。
  改头换面后,成了砖块,筑起了高高低低的围墙。盖起了大大小小的高楼,建起了千千万万的家园。
  ——钢铁是炼出来的,砖,也是炼出来的。砖是泥土的硬汉子,是泥土的小康生活。
  
  四
  
  砖块又想起了从前的生活。
  ——那些溪水、花草、禽兽、飞鸟、人类,有的存活了上千年,有的存活了几百年,有的存活了几十天。
  如何将这些短暂易失的生命,长久留存在浩渺的人世上呢?
  在铁锤的祝福下、凿子的开导中,砖再次领悟到:
  要继续忍受刺骨的剧痛,在自己光洁的肌肤上,雕刻上花草树木,雕刻上飞禽走兽,雕刻上蓝天白云,雕刻上江河大地。
  大自然千姿百态,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就在宅院的厅堂上、大门上、照壁上、祠堂上、戏台上、山墙上,在建筑师一张张精美的设计效果图上,在人们啧啧赞叹的目光里,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生长起来。
  砖块,使多少稍纵即逝的脆弱生命,永久活在了广袤的大地上,活在了苍茫的天地间,活在了亘古的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