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震之后,有两个人的事业似乎没受影响:一个是刚刚推出了散文集的作家村上春树,另一个就是今年5月在上海宣布将在中国开1000家店的“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
强震和海啸并不是柳井正面对过的第一个难关了,他和他的“优衣库”之所以会闻名世界,恰恰是因为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它的资产没有像“任天堂”那样从78亿美元缩水到45亿美元,柳井正这位“海啸幸存者”也因此而连续2年蝉联日本首富的宝座。
根据日本某网站对1万4千名受访者的调查,有近九成的人买过“优衣库”的衣服,超过半数的人经常去“优衣库”,就像去超市买菜那样频繁。
家族企业的另类传人
大学毕业之后,柳井正去了吉之岛超市打工,勉强撑了9个月之后实在做不下去了,只好回到自己家族的企业——“小郡商业公司”中来,因为柳井正家族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他也就做起了服装。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当家族亲人都在忙着做西装的时候,他却看准了价格便宜的休闲服装。柳井正在广岛创立了自己的“独特服装屋”,也就是现在的“优衣库”。“让顾客就像逛书摊买杂志一样,轻松方便地购买价廉物美的休闲服”,是这家店的经营理念。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柳井正不太正常,他们认为只有西装才是面对高端人群的,才可能“卖上个好价钱”,这种廉价的休闲服能赚钱吗?不过他很执拗,一意孤行。
尽管父亲就是服装生意人,但柳井正却从来没想过帮忙或与父亲合作,反而一直对父亲有些敌意,当1999年父亲去世时,柳井正泪流满面地在葬礼上说:“我一直把他视作我的竞争对手。”
这种敌意可能是源于父亲严厉的管教。柳井正在他的书中写道,父亲每晚应酬到很晚,虽然回到家,也总是随便找一些话题,开始教训柳井正。不过曾问鼎日本首富的他,已经醒悟了,他写道:“现在想起来,那可能是在激励我。”
他的执拗性格的另一个体现是,童年时,别人都叫他“山川”,因为别人读“山”,柳井正偏偏要读“川”。
“优衣库”的超市思维
“从开设第一家‘优衣库’专卖店开始,我就用心要把店铺打造成一个‘让顾客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譬如在店铺装修时,我们要求店内的主通道必须笔直且宽敞,这和那些通道狭小且行走不便的品牌专卖店是不一样的。”别以为柳井正自修过什么环境或是建筑设计,这些店面设计的灵感均来自于最平凡的地方——他打工过9个月的吉之岛超市。
其实早在柳井正还没有开办“优衣库”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用吉之岛的摆放和设计方式来改造自己的家族企业了,结果,很多“老臣”因为对“少主”的大胆改革表示无法理解,纷纷离开而另投别家。
危机出现了,改革到了众叛亲离的时候,还能继续吗?
柳井正的执拗劲儿又上来了,原来的6个员工只剩下1个,加上柳井正,2个人包圆了进货、整理、销售、打扫在内的所有环节的事情。
在家族企业小郡商业做了12年之后,35岁的他创办了第一家“优衣库”。关于名字还有一段小插曲,因为柳井正本来想起的名字是Uniclo,结果后来在香港登记时,办事的人听错了,写成了Uniqlo,柳井正觉得这个Q看起来比C更有个性,于是,那就Q吧。
当他开始用超市思维来经营服装店时,时代成全了他。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了长达6年的经济萧条期,当时的日本服装市场充斥着两种极端:要么是非常昂贵的高档服饰,要么是粗制滥造的低端服装,而平价休闲装、低价高质的衣服则成为人们心中所想的消费取向。柳井正的“优衣库”正好顺应这一潮流。
但是好景不长。
价廉未必质劣
优衣库的美好初衷遭遇到了同行业人士的质疑:“优衣库所说的高质量低价格是不是一个吹嘘的口号?”连行内人士都存在这样的疑心,更不用说进店购物的普通老百姓了。
1995年10月,优衣库在日本全国性的大报以及周刊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以100万日元征集对优衣库的不满。柳井正认为,与其间接地从咨询公司那里获得消费者的反馈和不满,不如直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结果,征集到的消费者意见竟多达1万条,几乎都是涉及商品质量的。
“一套1900日元的运动衫,洗了一次就脱线了,洗了两次胳膊下面就开裂了,今后再也不会买你们的商品了”、“T恤衫只洗了一次,领口就松掉了”等等。
在读这些反馈意见的时候,柳井正的心情是有些沮丧的,但是这些意见对了解公司的商品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柳井正觉得优衣库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人们这种错误的认识,让所有的顾客感受到他们只需要付出极低的价格就可以买走高质量的衣服。
其实,现今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快消时装品牌H&M、ZARA也都不断被爆出质量问题,似乎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价廉就必须质劣”,两者不可兼得。
柳井正在他的书《九败一胜》中还特别写道了“优衣库”针对中国工厂的“匠工程”。优衣库的商品委托中国厂家生产,虽说降低了每一个商品的单价,但由于生产厂家并没有什么赚头,他们不会尽心尽力地去做生产管理,最终成交给优衣库的商品也往往达不到原先的品质预期。即使是优衣库自己设计的商品,在工厂里生产时,如果不派专人在生产现场进行严格的跟踪管理,品质也是绝对得不到保证的。柳井正便网罗日本境内拥有30年以上资历、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成衣技术人才组成“纺织工匠团队”输送到中国工厂,负责监控重要的环节以及教育新员工。一开始,这只是个13人的小组织,后来慢慢扩展到40人的规模。
中国工厂一开始对“匠工程”这一举措是有抵触情绪的,不管是中国工厂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想继续采用自己原有的方式进行生产,并总拿这样的话来搪塞:“我们自己能够管好质量,不用你们多管闲事。”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指导,他们看到了技术提升带来的好处,于是,态度也出现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这些加工企业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也就加强了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