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全开放”式教学初探

2011-12-29 00:00:00李娜
考试周刊 2011年76期


  摘 要: 本文针对学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的现状提出“全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选择上实现全面的开放性,保证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和热情度,减轻教师在教材安排上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实现方法,以为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 “全开放”式 教学模式
  
  1.引言
  大学体育课属于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参与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环节[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近几年,学校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如轮滑、攀岩、潜水等时尚运动已经进入一些大学的体育课堂,网球、高尔夫等所谓的贵族运动也逐渐渗透到学校体育当中,拓展运动、定向越野、汽车自驾游等富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成为当代大学生竞相参与的热门项目;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不同形式的协会、社团、俱乐部等学生团体相继出现,社会化商业比赛的举办,如361°街头篮球大赛就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球队的参与,在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说明学校体育正在和社会全面接轨,学校体育社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2]。体育社会化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丰富大学体育课堂内容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3]。
  2.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4]
  当前大学体育课主要采用学生选项、老师统一安排授课的方式进行。
  2.1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
  2.1.1学生选项[5]
  一般学生选项工作安排在学年初进行,根据兴趣或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将要参加学习的运动项目。对项目的学习时间通常为一学年,一年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该项目继续学习或重新做出选择。
  2.2.2教学内容的安排[6]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通常从教师的主观意识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安排每一次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2.2存在问题
  当前的这种教学模式较之前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但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称为半开放式教学。首先,学生在项目的选择上只能每一学年进行一次选择,而且一般在学期或学年中不能改变,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大学阶段所能接触或参与到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运动项目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更显得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并不具有选择权,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被动地在教师的主观教学安排下进行学习,影响了学生运动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根据运动水平不同对学生进行选择、因材施教造成了极大不便。
  由此看来,当前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体育社会化发展的需要,新型运动项目的出现和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要求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鉴于此,我提出“全开放”式教学模式。
  3.“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在“全开放”式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在每一次上课前半个月公布课的内容,学生打破年级限制混合上课,在每一次课前根据各个老师所上课的内容,对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在上同一门课的不同教师之间做出选择;担任同一门课的教师之间分工合作,分别担任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推荐学生到适合他的水平的班进行学习。
  “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运动项目、教师和教学内容上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使学生既能学到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又能尽可能多地参与更多的运动项目;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因材施教,使大学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4.“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4.1选课
  当前计算机在大学校园已经普遍存在,校园网络技术也已经十分成熟,因此在选课时可以通过网上选课的方式来进行。在每一次上课前的半个月,任课教师就把该次课的内容和课堂人数容量在校园网上发布,以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课,并通过网上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确认,确认成功表示已经选择这一节课,超过课堂人数容量后则不能再进行选择。选课工作在上课前一周完成,超过最后时限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教师可以根据最后选课的人员名单进行考勤,经选课确认不到者则认为旷课。
  4.2课程编排
  体育课全校实行统一编排,尽可能地采用小班教学,使每天各个项目都能开课,学生可以根据上课时间在选课时选择合适的课程。
  4.3教学管理
  目前,“校园一卡通”已经被各个高校普遍采用,对学生可以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对教学的管理。学生选课后自动被教学管理系统记录,在上课后教师可以运用网络终端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在上课教师的网络终端刷卡后即被教学管理系统确认为上课一次,每学期累积一定的上课次数即可自动获得一定的分数,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相结合得到体育课的分数。
  4.4教学内容安排
  目前国内高校的体育课中,每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工作都由几个教师担任,在打破年级后,就可以根据运动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级来实施教学,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
  4.5考核办法
  在考核方面,主要采取随堂测试的方法进行,在每个学期初由任课教师在网上公布考核内容和时间,难度和时间由任课教师掌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参加随堂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教学管理系统。每一个学生每学期参加规定次数的考核方可得到相应的成绩,累积成绩与考勤成绩相加达标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4.6对教学资源和教师的要求
  4.6.1“全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班数较多,因此要求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便多门课和同门课的多个班可以同时开课。
  4.6.2“全开放”式教学在实践上更多地应用到校园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因此要求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
  4.6.3“全开放”式教学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运动水平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区分,因此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支持该教学模式的实施。
  5.“全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的难点
  由以上分析可知,“全开放”式教学模式全面实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互选的开放性,对学校软硬件设施要求较高,因此实现起来存在一定难度。
  5.1教学资源不足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甚至有少数学校还在实行大班教学,要想实现“全开放”式教学,首先要增加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
  5.2教学管理系统尚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尚不完善,多数应用于就餐、阅览、考试等领域,在把网络和具体教学完全挂钩方面尚缺乏经验,因此在实现“全开放”式教学时有一定困难。但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将会很快解决。
  5.3教师教学安排困难
  “全开放”式教学把学生分为较多的层次,课堂情况存在更大的变数,每一次上课的人员和水平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以终身体育和大众健康为出发点,使学生尽可能地学习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技能。
  6.结语
  “全开放”式教学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班级的编排和组织原则,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灵活性,使学生可以从自身兴趣特点出发,选择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打破年级的编排方式也使运动水平的同步化得到实现,使得教学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但“全开放”式教学对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较高要求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的困难,并且还存在许多疑点和不足,有待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希望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邦军.我国大学体育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霍舟.大学体育教育与休闲教育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3]梁慧.大学体育怎么突破[N].光明日报.2011-08-24.
  [4]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5]任从容.探析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18.
  [6]苏兴田,周煜,周天跃等.大学体育“层次递进”教学的构建与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