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2011-12-29 00:00:00陈敏
考试周刊 2011年76期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背景下师生互动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指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定胜天,只在每事问。”这足以说明问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问题,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问就问,随意而问,没有花精力去细细思考提问,没有针对学生的现状和学生的层次来设计提问。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不足。
  1.简单化、太零碎。
  有的老师从一开始上课就问,一问到底,且是自问自答。有的老师所提问题毫无思考价值,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不假思索随口而答。
  2.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的提问基本上没有返璞归真,以学生为本,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提问多,学生主动问得少,往往所提问题的答案仅为板书而服务,教学中有近一半的问题是无效的。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3.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口才一流,思维敏捷,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反应状况。整堂课课堂节奏过快,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思考,思维停留于浅表层次,无法向纵深方向发展;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这样不良循环,得不偿失。
  4.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
  这可以分为两方面的因素:客观上,是由教师语言表达、知识水平、性格习惯等原因造成的。美国鲍里奇等人将“清晰讲授”列为“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的第一条,因此,教学提问得模棱两可势必影响到提问的实效性。主观上,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存在偏差,致使提问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当,使得看似有效的提问成了“表面的繁荣”;有时过于分散问题,使问题琐碎化,没有提炼出紧紧抓住课文灵魂的核心问题。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基本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