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饭没了秀》是深圳卫视一档王牌娱乐节目,该栏目自创办以来,就以新颖独特的、异于其他娱乐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节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至今已有5次大的改版,而且每次改版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节目的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饭没了秀》 真人秀 娱乐 创新
《饭没了秀》栏目以“娱乐先导,不落俗套”为宗旨,以3~6岁的儿童为主体,以脱口秀和真人秀为表现形式,通过趣味性的“魔力宝宝语言”来吸引观众的收视兴趣,通过“家庭秀”这一体现亲情和谐参与的概念来凝聚受众收视群体。栏目创办8年多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目前已跻身全国娱乐节目十强,而且节目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日益扩大。
《饭没了秀》栏目发展历程梳理
《饭没了秀》自2003年12月开播至今已经8年,在这8年之中,栏目进行了5次大改版,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地推陈出新,结合时代流行特点,把握受众娱乐心理,加强节目宣传和包装,使得节目日臻成熟和完善。纵观栏目的发展史,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探索阶段(2003年~2006年)。2003年12月27日,《饭没了秀》节目在深圳电视台科教生活频道播出,节目时长50分钟,设置“魔力宝宝”、“胡播乱报”、“奇人趣事”三大板块,以独树一帜的家庭娱乐理念和新颖独特的精彩内容闪亮登场。2004年6月,节目开始在深圳卫视播出,覆盖面扩大,随之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上同质化节目内容的出现,以及观众对节目的新鲜感减弱,《饭没了秀》进入了“灰暗期”。迫于其他卫视台同类节目的挤压,播出时长由50分钟缩减到30分钟,节目的内容和结构都受到损伤。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栏目开始加强单期节目策划,加大包装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播出时段,最终稳定了收视率。
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2009年)。2007年《饭没了秀》开启“魔力宝宝”全国选拔活动,掀起“魔力宝宝”热潮,进一步扩大了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栏目进行改版,保留“魔力宝宝”板块,恢复“魔力宝宝整蛊外拍”环节,新增具有一定知识性的“宝宝共同话题”板块,并将二者合并成“奇味煲仔饭”大板块。第一次提出“锅贴”概念,大大加强了节目的互动性。栏目的收视率屡创新高,多次刷新在全国卫视中的排名,栏目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6月,栏目再次改版,新增“加油!宝贝”户外真人秀和“负负得正”数字游戏板块。在栏目成立五周年之际,加入“宝宝的回忆”板块,制作特别节目《饭团狂想曲》系列,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和内容,引起新一轮的收视狂潮。2008年,《饭没了秀》作为唯一一档儿童脱口秀节目,被《综艺》评为年度上星频道30强栏目前十强。2009年,《饭没了秀》栏目与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的WaTV签订两年合作计划,6月14日晚上9点,节目在WaTV华语频道隆重播出,标志着《饭没了秀》正式走出国门。
成熟完善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饭没了秀》已固化成《魔力宝宝找妈妈》,“饭秀”品牌已经成熟。3月26日,延伸节目《宝贝赖上大明星》正式开播,至此,《饭没了秀》栏目形成了《宝贝赖上大明星》、《魔力宝宝找妈妈》两个姊妹节目,分别称为《饭没了秀》周五版、周六版。《宝贝赖上大明星》加入明星和公益的元素,节目一播出,即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响和飙高的收视率,改版再次成功。然而,《饭没了秀》栏目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下,2011年5月7日《饭没了秀》又一次改版,新版的《心愿,你懂的》开播,取代了周六版的《魔力宝宝找妈妈》。2011年5月27日,深圳卫视推出晚上“最黄金”概念,《心愿,你懂的》改为周六晚9点20分播出,《宝贝赖上大明星》改为周日晚9点20分播出。
《饭没了秀》创新特色分析
目前,电视娱乐化现象正在向纵深发展,各大卫视台的游戏、婚恋等类型的娱乐节目争奇斗艳。相对来说,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在卫视台中可算是一枝独秀,异质于其他卫视台雷同的成人娱乐节目,消解了自身栏目的竞争压力,占据了儿童娱乐节目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该栏目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独具一格的节目风格定位。《饭没了秀》栏目以娱乐为先导、嘉宾参与互动为基础、魔力宝贝为笑源,突出家庭秀概念,节目风格定位为轻松活泼,让孩子、父母、嘉宾、观众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共鸣与启发。栏目在定位中正确地把握了大众文化的审美情趣,引入家庭秀的概念,不仅将已为人父母的成年人拉入受众群,通过观看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想法,从中探索出教育孩子的经验;而孩子们天真无邪、搞笑逗趣的行动和言语,也吸引了娱乐精神丰富的青年观众,从中得到快乐,消费了快乐,完成节目的初衷。在嘉宾选择中,如活泼可爱的魔力宝宝、鬼灵精怪的鬼马饭团、时尚有看点的辣妈团、沉稳睿智的奶爸团,都成为节目出彩的亮点。
时尚有趣的栏目名称和口号。“饭没了秀”取“family show”的谐音,意思是吃完饭后坐在电视机前看“秀”,译成“饭没了秀”比较无厘头,却给人以新奇、有趣的感觉,引起观众的兴趣。栏目的口号是:“大家吃饭了吗?没吃就不能看饭没了秀!”童稚的言语让人一听,就产生一种亲近感,激起人们的观看兴趣。
新颖的节目内容和活泼的形式设计。《饭没了秀》自创办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节目的创新,注入丰富的时代元素,获得大家的喜爱。节目的形式采取的是演播厅内的脱口秀和室外的真人秀两个部分。在脱口秀部分,每期都有不同的两位或四位魔力宝宝在演播室内“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艺,秀出个人的特色。宝宝们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搞怪的动作,奇特的思维,让人忍俊不禁、笑声频频,让人在观看节目中获得快乐,实现娱乐的目的。
在外拍环节中,真实生动地展现孩子天真、善良、勇敢、脆弱等多方面特性。他们一起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前往遥远陌生的地方,完成一个有难度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与成人社会进行多方面的接触,靠自己处理各种问题,这是对他们严峻的考验。他们会疲惫、脆弱、想要放弃,可是他们也坚持、乐观、不服输,整个外拍中,展现出孩子的世界里我们或许忽略和不曾了解的一面,让观众在获取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
新节目中的辣妈团、奶爸团、鬼马饭团的加入,让整档节目更加丰富立体起来。孩子之间的思维碰撞,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彼此了解更多。父母更了解孩子,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孩子在节目过程中,也了解到社会的更多面,学会独立和坚强,树立正确的观念。如在《宝贝赖上大明星》中,宝宝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帮助贫困山区同龄孩子们的上学愿望,让他们从小就有善良、乐于助人的意识,实现节目最终的价值。
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饭没了秀》的主持人强子,从栏目创办之初主持到现在,随着栏目的成长而成长。尊重和平视是他主持的特色,一直以来他采用的是“跪式主持”方式,放低自己的姿态,改换成人的视角,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成人的话语霸权。主持人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式,陪着他们玩游戏、配合他们表演,及时把控现场,幽默的语言和亲切的言语,让孩子们产生归属感、信任感,促使孩子们更加自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强子不以成人的姿态出现,但又不做作地扮演孩子的角色,他在成人与孩子两者之间寻得了一个平衡点,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与孩子们的平等交流中形成正确意见,促进他们对于事物的正确认知。
与众不同的市场推广与包装。通过举办魔力宝宝海选活动、魔力宝宝演唱会,增强了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赢得了收视新高。在外拍环节,宝宝们随身配备的箱包、衣服上都有《饭没了秀》的Logo,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利用网络新媒体,通过微博进行节目预告和微直播,进一步扩大了节目影响力。新版的《心愿,你懂的》通过腾讯微博墙来征集心愿,通过网络来征选辣妈,通过加强观众的参与度,来补充节目的参与性和大众娱乐性。在成熟品牌下,开设子栏目《宝贝赖上大明星》,明星元素的加入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公益元素的增加提升了节目的品质。这种品牌延伸方式,不仅降低了创新成本,而且两者互相配合和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
对于《饭没了秀》的一些思考
《饭没了秀》这档节目消解了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强调寓教于乐。在节目中,孩子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童言无忌、畅所欲言”,然而他们的言行一部分是为了节目效果的刻意安排,对于节目中孩子的主体性问题及节目定位、价值引导,也不得不令人担忧。
孩子沦为成人娱乐的工具?《饭没了秀》不同于《大风车》、《智慧树》之类的观赏性、知识性儿童节目,它是一个参与性极强的儿童真人秀节目,通过真人秀表演,来展现孩子的风采和魅力,然而为了达到节目的娱乐效果,节目组费尽心思地策划话题、设计台词;主持人绞尽脑汁地诱导孩子说出成人想听到的话;家长们千方百计地设计孩子的言行,孩子们在台上的表现,大部分是成人的意愿。另外,登上《饭没了秀》舞台的孩子,大都是聪明机灵、胆大敢秀的孩子,他们在媒体影响下,已经领会了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出彩,如何才能让观众更喜欢。他们故意离题万里、答非所问、制造噱头,营造搞笑的效果,他们的表现已经是一种表演,他们已经被社会异化、被现场异化。在这场看似以孩子为主体,可以自由言论的场域,孩子们其实陷入了媒体与社会合谋的成人场域,沦为成人表演的道具。
偏离了的节目定位与价值引导?《饭没了秀》虽然是真人秀节目,可是它却又异化了宝宝们的表演性质,沦为了为了“秀”而秀。每期的开场舞部分,魔力宝宝俨然成为专业的舞蹈演绎者,稚嫩的性感舞动作、不解其意的爱情歌曲、搞怪的表演等,与成人表演没有多大区别。鬼马饭团中的宝宝们,也俨然成了大家追捧的小明星,时不时地上场秀自己,这样一方面会造成收看节目的儿童误读和效仿,造成家长和孩子追求成名的急功近利心态;另一方面,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成人的表演场所,特别是在新版的《心愿,你懂的》中,节目新增的辣妈、奶爸部分,其目的是想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来增进两者之间的了解,然而,在节目中,孩子的主体地位被这些成年爸妈们所侵略,更多地成为辣妈、奶爸们的表演场所。
《饭没了秀》既然是一档儿童节目,就不应该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替代孩子的思维方式,不能用孩子的言行来迎合成人的审美趣味。节目应该以孩子为主体,设计贴近儿童视角的话题,让孩子说出他们的话语。在节目定位上,在兼顾娱乐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将儿童价值与成人价值区分开来,寻求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点,做出更好的儿童节目来。
参考文献:
1.谢谦:《家庭娱乐节目少儿元素的植入和运用——回顾深圳卫视〈饭没了秀〉播出5年》,《当代电视》,2009(9)。
2.李芹燕:《解析少儿脱口秀节目的娱乐元素——基于〈饭没了秀〉的个案分析》,《新闻界》,2008(5)。
3.王勇:《浅析品牌栏目的延伸与创新——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和〈宝贝赖上大明星〉为样本》,《电视研究》,2011(2)。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