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退变关节请省着用

2011-12-29 00:00:00孙清廉
食品与健康 2011年7期


  俗语说:“人老腿先老”,此话千真万确。老年人不但易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而且还常受退行性病变——增生性关节炎的侵袭,其中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膝关节。
  
  增生性关节炎,俗称骨质增生,也叫骨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多发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以活动多、负重大的膝关节以及颈、腰、髋关节等处最常见。研究表明,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5%的人患有骨关节炎,我国差不多有1.2亿人正有经受着骨关节炎的折磨。关节疾病虽不致命,但它会带来长期疼痛,严重者还会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完全残废,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增生的发生,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变得脆弱,软骨因承受不均的压力而容易被破坏,加之一些人平时关节过度活动、负重过大,软骨逐渐磨损,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加剧了退行性病变的进程,最终可导致关节发生纤维性强直。
  研究表明,我国骨关节疾病发病率高,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特别是不恰当的健身和运动方式,加重了骨关节病变的发生。今年65岁的李大妈平时喜欢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是她的口头禅。她虽然患有膝关节骨质增生,但还是坚持每天锻炼,她家住在6 楼,就是无事都要有意识地上下楼三四次。前不久,李大妈感到膝关节疼痛加重,以为加强锻炼就会好,从此她每天坚持去走石子路,每次40分钟,每日2次,雷打不动。谁知膝关节出现了肿胀,疼痛也更严重了,去医院一查,原来是关节内部出现了积液。医生说这是锻炼过度造成的,她实在搞不明白,锻炼为什么会使病情加重呢?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我们的关节就像是汽车的轴承一样,人老了就如汽车跑了几十万公里,轴承出现不同的磨损、甚至发生些小的事故并不奇怪。所以要想使这部“老车”寿命更长些,只有加强对车的养护才能减缓磨损的速度,减轻磨损的程度。60 岁以上的老人,膝关节等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防治的最佳办法就是对退变的关节要节省着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运动习惯。笔者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健身要注意方式方法老年人特别是高龄或患有骨关节病变的人,一定要注意运动健身的方式方法。要少参加对关节冲击力大的运动项目;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应多做不负重的运动项目,少做半蹲与下蹲位的锻炼;不要到健身器材上做半屈膝位的蹬腿运动;打太极拳时应尽可能提高身体重心,一些下蹲较大的动作可不必做得十分到位。不少老年人喜欢爬山,或者把爬楼梯、下蹲起立等作为经常的锻炼方法,这种做法对高龄特别是患有骨关节疾病的老人是极不适当的,因为天长日久肯定会加重各个关节的磨损,加速退变,便病情加重。
  此外,一些增加关节扭力或关节面负荷较大的运动,例如打高尔夫球等,也应该尽量避免。
  注意减轻关节负荷老年人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下蹲的时间太长,若劳作最好备一个小木凳坐着干,准备站起时最好借助周围物体扶着再站起来;上下楼有电梯者尽量不要走路;出门或旅游应尽量减少长途步行,中间应多些休息;特别要避免力所不能及的身体负重,包括身背、扛抬和提拿重物等(取物、端水时一定要下蹲曲膝,切不可直腿弯腰,否则容易诱发与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重严重超标要减肥研究表明,人在走路时每走一步对下肢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所造成的压力,相当于4 倍自身的重量。所以,体重越大,对关节的压力和造成的负担也越大,可以说,肥胖是损害关节的重要杀手,易加速膝关节等退行性病变的进程。所以肥胖者应重视减肥。
  起居要重视防湿保暖寒湿之邪往往会加重肌肉关节的各种病变。所以,要防止在寒湿较重的地方坐卧与睡眠;要避免涉水淋雨;女性在天气还比较冷时尽量不要穿裙子,注意对膝部的保暖;夏季不要过于贪凉,不让关节对着电风扇和空调吹。
  关节有病时不可硬撑有许多人对关节不适时常不加以重视,往往会带病工作,这是极大的错误。有病该休息时最好不要硬撑,一定要保证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延缓关节的的磨损进程,避免因关节过度受损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否则等病情十分严重了再重视防治,麻烦就大了。
  为了延缓与防止骨关节病变的发生与进展,在30 岁之后就应重视对自己的生活与运动方式进行调整,以加强对关节的保养与防护。研究表明,对于骨关节炎患者,运动并非都是“禁区”。专家认为,游泳、散步、骑自行车、在床上做向上空蹬腿的动作以及仰卧直腿抬高与关节不负重的屈伸活动等,都是较好的锻炼方法,对骨关节疾病可起到防治作用。对关节出现的严重病变,若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