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河气田 气田高效开发的典范

2011-12-29 00:00:00刘亚峰
中华儿女 2011年12期


  南缘难/难结缘/多少先辈奋白头/熬尽心血难结缘/几多踌躇几多忧;
  南缘难/缘难结/多少汗血洒红土/逝去青春缘难结/几代期盼几代愁;
  南缘难/缘分难分情尤在/一日黑金显光辉/熬出花发瞳出/几时祥笑几时省;
  南缘难/难分缘分意更深/千米油龙过将来/逝去忧愁额来纹/几人喜笑几人醒。
  2001年,搞了十几年录井的唐建新调往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公司南缘项目部担任地质监督。2005年10月,他创作了这首打油诗。
  难,的确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勘探的现实;难,也让克拉玛依石油人对南缘爱恨不能。
  2006年9月21日,巨大的气流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山谷,打破了天山北麓的沉寂和等待。
  当天,玛纳1井喷出日产50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给在南缘跋涉的勘探者带来了希望,不久之后,准噶尔盆地一个高产、高丰度、中深层的中型气藏玛河气田呼啸而出。
  然而,玛河气田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南缘的难,让它历经了70年的艰难曲折。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早期地质工作者在盆地南缘就相继发现一批大型背斜,从此,几代人在南缘的探索从未停止。然而,尽管早期发现了独山子油田、齐古油田,到90年代后又相继发现呼图壁气田、卡因迪克油田,但都属中小型油气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准噶尔盆地南缘作为四川石油管理局的风险勘探区,他们选择在玛纳斯背斜钻探川玛1井,因为南缘山前构造的勘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地层异常高压,强水敏性,井下易跨塌或缩径,钻探的一年多时间里,川玛1井遭遇到多次钻井事故。
  玛纳斯背斜到底有多大场面?在这个构造的勘探是否应该继续?如何落实构造高点位置?在随后的几年里,一连串的问号困扰着克拉玛依石油人,对玛纳斯背斜也一直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勘探。
  
  锁定玛纳斯背斜钻探玛纳1井
  
  但是,再难,也阻挡不住勘探人的脚步。勘探部门不死心,对这一区域的地质研究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
  2002年,针对南缘山前地下构造及地表复杂的特点,新疆油田公司加强了北天山山前地震技术攻关,重新进行了山地二维地震,并将新老测线对比,重新对玛纳斯背斜进行砂层组构造成图。结果表明,新的成图反映的构造更为准确,圈闭也更加落实。
  2005年,安5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获得发现的安集海背斜与玛纳斯背斜相邻,呼图壁背斜也早已为探明的整装气田,而玛纳斯背斜具有相同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信,玛纳斯背斜的紫泥泉子组一定是油气富集的层位!”勘探战线的科研人员根据新的勘探资料认真分析研究,落实了构造的高点位置和圈闭要素。
  对于重新钻探玛纳斯背斜,科研人员信心满满,但要最终拍板却没那么容易——
  “一是钻井技术难,周期长,成本高,事故多;二是构造解释难,找准高点不容易;三是储层变化大,预测难。集中到一点,就是决策难,一口井打下来十几个月,要花其他探区几口井的钱,毕竟要考虑投资风险的因素。”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处处长曾军说。
  在2006年的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工作会议上,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匡立春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南缘的勘探,投资再紧每年也要打1—2口井,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发现大场面。”
  同年7月上旬的勘探研讨会上,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研究人员提出钻探玛纳斯背斜的建议。
  研究人员认为,玛纳斯背斜圈闭面积大、钻井难度适中,并对1998年四川石油管理局钻探的川玛1井的失败进行了分析——
  “对三维地震资料重新解释发现,川玛1井打在了构造较低的部位;进而对老井资料重新分析,我们找到了大厚度砂层。”地物所南缘项目长张健说:“这意味着,在较高部位钻探希望较大。”
  经过多方反复论证,匡立春拍板:坚持南缘,突破口锁定玛纳斯背斜,立即钻探玛纳1井。
  事隔8年后,在准噶尔盆地要实现天然气跨越式发展的决策思路下,新疆油田公司决定重新钻探玛纳斯背斜,并着手部署玛纳1井,并将玛纳1井的目的层定为:主探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兼探安集海河组。
  
  “王牌井”玛纳1井
  
  2006年5月12日,一个载着各路勘探专家的车队从克拉玛依准时出发,两个多小时后,车从高速公路拐下,顺着便道驶进了天山山脉。
  “前面没有路了!”带头的越野车在山脚下停了下来。“我们步行去找玛纳1井的位置。”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公司南缘项目部经理谷斌跳下车说。
  为了准确找到玛纳1井的井位,谷斌和各路勘探技术人员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了。
  天山北坡的山脉很陡,又没有多少植被,光秃秃的山爬起来很费劲,刚爬上这座山,又要到那座山的山顶去看看,不知不觉中,很多人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脚早就被硬帮帮的劳保鞋磨出了水泡。
  “就是这里了”,一块不大的标志牌终于被谷斌使劲地插在了一个小坡上,上面写着四个字“玛纳1井”。
  井位确定后,勘探技术人员们又翻山穿沟,经过4个小时的踏勘对比,确定了炸山填沟的通路方案,施工单位通过半个月夜以继日的努力,在两座距离不到百米的山涧,炸平了一条深50米的沟壑,筑起了具备大型施工车辆通行的勘探简易道路。
  2006年,新疆油田公司开始实施第一期增气工程。作为2006年的重点增气工程和天然气专项勘探的重点预探井,玛纳1井能不能打成显得至关重要。
  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匡立春说,玛纳1井不但要打成还要打出高水平,打成“王牌井”,使它成为南缘天然气勘探的重要转折。历时69天的打井过程中,虽然屡屡遭遇险情,但玛纳1井的月钻机速度还是达到了1155米,其机械钻速比邻井川玛1井提高了近2倍,极大地解放了南缘的钻井速度。
  9月18日凌晨7时,彻夜未眠的测井监督王智拿着刚绘出的测井曲线激动地向本部发回了信息:玛纳1井测井显示非常好,砂层厚,物性好。接着,裸眼中途测试的各项准备工作马不停蹄地展开。中途测试结果再次印证了地质认识,2006年9月21日,用11毫米油嘴试油,玛纳1井获得日产天然气51万立方米,凝析油12.24立方米,玛河气田被发现。
  当天晚上,天然气被点燃后,巨大的气流呼啸着从放喷管线喷涌而出,几十米长的熊熊火焰照亮了半个天空,玛纳1井井场顿时地动山摇,气流声在人们耳边轰轰作响。
  这一刻,克拉玛依石油人尽情地欢呼雀跃着。玛纳1井,载着人们信心和希望的“王牌井”终于诞生了!
  喜讯传到北京,中石油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批示:“祝贺你们取得令人振奋的勘探成果,要整体研究,突出重点,形成场面。”2006年12月,新疆油田公司上报玛河气田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紫三段气藏控制含气面积为20.8平方公里,凝析气控制储量275.57亿立方米,天然气控制储量274.74亿立方米,凝析油控制储量为50.6万吨,天然气可采储量192.32亿立方米,凝析油可采储量14.67万吨。
  
  “玛河”之名诞生
  
  2007年11月7日,玛河采气作业区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玛河气田竣工投产,油气并举的勘探格局形成。截至2007年年底,玛河气田共有3口井投入开发,克拉玛依石油人在玛河气田建成了150万立方米/日试采工程和5亿立方米产能,日输天然气达到180万立方米。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探明了玛河气田储量,2007年,新疆油田公司新增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当量首次超过石油可采储量,天然气勘探初步实现了以陆东为主战场、以滴水泉—三南凹陷和南缘为接替领域、以中拐—五八区为准备领域的良性循环,油气并举的勘探格局已经形成。而且,这玛河油田玛纳001井还是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口数字化气井。
  
   2007年12月11日,新疆油田公司首次为油气田征名活动在网上热烈进行。
  “玛龙气田”——这是油气储运公司黄树云为玛纳1井气田取的名字。他给出的理由是: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起名“玛龙气田”预示着该气田将如玉龙腾飞一样辉煌。
  2007年12月8日,新疆油田公司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牵头,勘探处、开发处、开发公司等部门参与开展了为玛纳1井气田征集名字的活动。整个活动中,共收到八十个名字,“玛龙气田”是其中的一个。
  为一个油气田如此郑重取名,这在油田公司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气田名称要体现油田公司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实现从大油田向大油气田转变的战略部署;气田名称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气田名称原则上不用地名。”这是征集玛纳1井气田名称的具体要求。
  12月31日,征集活动结束后,党群工作处与相关职能处室召开多次讨论会对名字进行了筛选,最终优选出玛隆、南星、天河、新元、开元、天元等8个推荐名单上报至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定。
  随后的办公会上,玛隆气田和天河气田成为大家普遍看好的名字——
  玛隆气田寓意克拉玛依兴隆和玛纳斯隆起;天河寓意天山石河子,象征克拉玛依油田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
  骑虎难下之时,有人提议:在这两个名字中各取一个字,起名玛河气田,既能体现油气田地质特点和地理位置,又有特色,而且朗朗上口。
  这个提议得到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的赞同,玛河气田诞生。
  
  “三高”整装玛河气田
  
  纵观玛河气田勘探开发史,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骄傲——
  她不仅及时缓解了首府、北疆地区民用气和油田生产用气的紧张局面,为克拉玛依油田油气并举、实现大油田向大油气田的跨越式转变提供了新的优质资源,而且首次全部利用探井承担开发供气的任务,打破了气田建设需要3年的传统建设周期,新疆油田公司仅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就塑造了一个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实现气田高效开发的新典范。
  除此之外,玛河气田还是克拉玛依油田设计产能最大、单井产量最高、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整装气田。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新疆油田公司在玛河气田东沟组首获高产油流,开拓了盆地含油气新领域。
  该层获得高产油气流是继紫泥泉子组获得高产天然气后又一重大发现,预示着玛河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这一层系地质储量正待探明。
  然而,高效开发的玛河气田还有一些新情况不容忽视——
  目前最新的开采动态表明,玛河气田单井产量高,但地层压力下降快,单位压降采气量低。通过玛河、盆5、呼图壁气田亿方产量地层压降值对比,呼图壁、盆5气田采出亿方产量地层压降均小于1MPa,而玛河气田地层压降大于1MPa,是盆5气藏的2倍,呼图壁气田的5倍,说明玛河气田压降快,采气速度偏高。
  今后,进一步加强玛河气田动态跟踪研究和监测,合理调整气田产能规模和产量,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负责玛河气田开发的新疆油田公司采气一厂正在开展MND1003井的探边测试和干扰试井工作,目的是进一步弄清玛河地质构造,为气田的合理开发奠定基础。
  玛河气田为构造凝析气藏,属高产、高丰度、中深层的中型气藏,是新疆油田公司投入开发的第三个整装气田。玛河气田的发现展示了南缘山前冲断带良好的勘探前景,为克拉玛依实现大油田向大油气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优质资源。
  玛河气田首次全部利用探井承担开发供气的任务,建设仅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塑造了一个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实现气田高效开发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