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表达
“粤港合作”闪耀夺目的光彩
北京 杨凯
本期“今日视点”《粤港合作开启新篇章》整组报道,事例实在,具有说服力;专家学者的评析深刻、独到;历史回顾简要而得体。当然,粤港合作是一个新事物,它巨大的光采还有待于来日展现,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它夺目的亮色。
粤港合作开新篇,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30年前,由于广东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深圳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对全国有先行、试验、示范的作用,差不多是“榜样”的力量。而今,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转型,粤港的经济合作在取得巨大成功后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和升级,“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实发展需在转型、创新上寻求新型合作,粤港合作新框架的探求具有坚实基础。
2010年,粤港两地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协议纳入“十二五”规划,综观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已经不只是行业的合作,而是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合作;合作的层次也由民间自发的状态进入政府指导、民间推动的高层次合作。这种创新的合作必将开启新的局面,在全国将再一次显示率先示范的作用。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河南 刘琰
本期《中国依靠多种途径确保粮食安全》一文通过采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介绍了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充足粮食产能方面所做的多种卓有成效的努力。的确,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重任,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谁也不敢奢望仅仅依靠进口粮食就能填饱13亿人的肚子,特别是粮食安全已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对于中国,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充满期待的前海
吉林 朱殿宇
本期《前海,特区中的特区》文章生动,内容富有说服力。诚如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所说,前海是“一国两制”下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两个独立的经济体之间的一个合作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验区,他的创新、先导、引领、示范的作用不可小看,可以说它是前沿中的最前沿、试验中的最新试验。尤其是前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将在深港合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前海今后的30年将会让人充满无限的期待。
南沙新的起点
福建 卢杰
本期《“南沙是我的一个梦”》,以霍英东、霍震寰父子开发南沙的亲身实践来佐证粤港合作的新探索。我十分敬佩当时霍英东先生开发南沙的眼光和毅力,更感慨霍震寰先生从未放弃拓展南沙的执着,经过父子两代人20多年的努力,如今南沙在粤港澳合作中的作用已经初见成效。“十二五”规划已把广州南沙新区列入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之一,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南沙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南沙将会发展地更快、更好!
一个有正义感的好人
香港 黄商书
读完贵刊今年第二期“挚友”栏目的文章《“硬人”张奚若》之后,我想,张老前辈之所以能成为“硬人”,全在于无私无畏。对当时蒋介石的独裁和国民党的腐败,他敢以直斥其非,言词激烈,无惧无恐!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向他征询对党的工作意见时,张奚若提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16个字,批评党内滋长的骄傲情绪。这种进谏和批评,得到毛泽东的赞许,称他是个“有正义感的好人”。事实证明,共产党确实需要这种敢言的诤友。
另贵刊发行将近60年了,希望能够看到对中国近代史中的著名人物或者事件的报道,让那些不可忘记的岁月重新跃然纸上。同时,希望贵刊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个民主党派进行详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