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延佛:孝文化活动倡导者

2011-12-29 00:00:00曾平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9期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嵩山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他身着黄色僧衣,坐在轮椅上,神采奕奕,交谈时,双目凝视,面带微笑,神态祥和平静。虽然话不多,但已经把他64年的人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他还兼任尧山佛泉寺广东隐贤寺、山西明灵,陕西铁佛寺等十多个寺院的方丈。同时还是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残联名誉副主席。
  话题从中国孝贤文化开始。
  中国嵩山大法王寺联合中国文化书院、世界和平慈善基金总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敬老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等主办“全国十佳孝贤”评比活动,从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力、了7届,一共评出孝贤楷模75名。
  近年来,中国民间自发评选这种活动很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提倡以孝为本,但他们举办的“全国十佳孝贤”评选活动连续持久,地域宽广,影响最大。
  评选活动的倡导者释延佛是一位残疾人,他不仅精通佛教,而且大力倡导为残疾人服务,身体力行从事慈善事业,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不平凡的经历
  
  释延佛俗姓尚,名连佛,河南省登封市马庄村人,自幼聪明慧觉,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中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当了一名电工,一年后晋升电管所所长。天有不测风云。一日在电线杆上作业,不慎被高压电击坠地,因经济拮据,救治不及,造成胸以下高位截瘫。
  释延佛自此后体会到了人世炎凉,饱受人间辛酸,唯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为了减少白眼给儿子造成的心灵的痛苦,锤炼儿子的意志,这位坚强的母亲把儿子抱在一辆平板车上,带上几十斤红薯和一袋玉米面,把儿子拉到嵩山峻极峰下,接着,母亲又叫来释延佛的朋友陈更新,将儿子绑在一把椅子上,在农历二月二这天,母亲和陈更新抬着释延佛上了山,在一个黑闷潮湿的小窑洞里一躺半年,每天两餐没有菜的清汤煮红薯,他硬挺了过来。可老天不作美,半年后,一连几天的大雨把窑洞漏的一地泥水,母亲拄着木棍用单薄瘦弱的身体硬是把释延佛背到了嵩山老母洞。不久,母亲积劳成疾,溘然长逝。释延佛永志不忘母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连佛,妈走了,再难也要活着。不吃苦不知人间苦命人,不受罪不知啥时能成佛。”
  释延佛双手捧着母亲用几片破布缠卷的一元多钱,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几个好心人帮助他草草埋葬了母亲,又帮他在母亲坟旁搭起了一座小草棚,释延佛在这个小草棚里为冥冥之中的母亲整整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他决心以有限的生命来普度众生,以慰母愿报母恩。
  有一天,一位香客来大仙沟上香,见释延佛实在可怜,遂将随身所带古书送与连佛,说道:“此书乃家传世宝,本人学术道浅,未能悟懂,你若看懂此书,不但可以解决你的生存问题,还可以造福世人。”释延佛感恩拜谢,信手翻看古书,原来是《黄帝内经》、《易经》、《伤寒论》等一些中草药古书和经书。
  从此释延佛日读夜思,对古书的破译使他常常彻夜难眠。大山深处,无师指点,全靠悟性,为弄懂一点难点,往往几天不知饥饿,达到忘我境界。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释延佛试着掐穴位,为疑难杂症患者开方治病。久而久之,随着香客信徒们的传播,释延佛名气渐增。而他为了进一步研究古书,提高医术,终日参禅修行。
  
  中兴大法王寺
  
  1980年农历4月初八,在释伽牟尼佛诞辰这一天,释延佛皈依在少林寺大和尚永山门下,永山嘱他勤修精进,弘扬正法,赐名延佛,法号净空,送他十字:“心中存净土,无求方为空”。释延佛谨尊师命,认真钻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六望法宝心经》,同时将《黄帝内经》、《伤寒论》研究得滚瓜烂熟,从此以佛法为基础,施法度人。
  i986年农历7月13日,在地藏王菩萨诞辰这天,释延佛带领徒弟登临古刹,见嵩山大法王寺险峻奇特,不禁脱口道“真是风水宝地。”至近前,看到这里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大法王寺作为中国佛教建寺之始,竞破败到如此地步。释延佛发誓恢复法王寺昔日的灿烂辉煌。从此,释延佛谢绝了少林寺僧众的苦心挽留,开始了艰难的弘法历程。
  1987年,释延佛人住大法王寺,为恢复法王寺面貌,他每天为人授道解惑,开方用药,无有不治。各方人士纷纷求拜捐赠。在他的感召下,法王寺筹资近亿元,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创造了建寺、养寺的奇迹。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对释延佛身残志坚大传法谕的精神给予崇高的评价,于病中与其合影并亲题“未必芳菲始是春,枯槎老干是精神”的诗句相赠。
  1996年11月5日,河南省有关部门为建国后嵩山大法王寺第一代中兴方丈释延佛举行隆重的升座仪式。登封市为寺院竖立了四方大碑,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亲书“重兴大法王寺”碑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为山门题写了“大法王寺”匾额,赵朴初为大法王寺题写了“西方圣人殿”。释延佛被增补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佛教协会理事。
  如今的大法王寺,苍松翠柏,古树参天,殿堂楼阁,气势非凡,千年古刹,重现昔日辉煌。迎建中天大佛
  在中兴大法王寺之际,释延佛就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使命感——创建中天大佛。
  1990年,释延佛赴北京拜会赵朴初先生,向他谈到了自己的打算。朴初老听了非常惊喜地说道:“目前关于中华五方五佛,西有乐山大佛,北有云岗大佛,南方香港的天坛大佛正在创建中,东方正筹建灵山大佛,而修建中天大佛的使命就落在你的肩上,非你莫属了”
  赵朴初的阐释坚定了释延佛的信心。从此,释延佛拖着残疾之身义无返顾地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创建之路,决心创建一个世界之最的佛教圣像工程,为人类留下历千年而不朽的宝贵文化遗产
  于是,释延佛率领弟子,踏访名山,一路行来,个中艰辛,难以言喻。
  经过反复勘察和专家论证,河南鲁山县境内的玉枕山被定为修建中天大佛的最佳地点,成为今后旅游、观光、拜佛之圣境福地。
  河南省汝州市天瑞集团公司总裁、民营企业家李留法经营水泥、铸造等企业,有资产60余亿。他不仅孝敬双亲,是远近闻名的孝,而且还周济乡邻、乐善好施。早年他就皈依了释延佛,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释延佛提出了修建大佛的心愿,李留法心有灵犀,—点即通,他决定拿出巨资修建大佛,为佛门添彩,为国家争光。
  2004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身高108米庄严卓绝的毗卢遮那——中天大佛终于建成。
  赵朴初生前“五方五佛会齐华夏”的大愿业已完成。
  
  热心慈善事业
  
  虽然,释延佛身居禅寺,胸怀天下,时刻不忘社会,不忘众生,他把受供养的资产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他在河南省政协会上听说天主教的修女上神学院资金不足,释延佛当即决定每年捐赠人民币3500元,供7位修女3年学业结束。2002年,释延佛在广西观音庙弘法期间,得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一植物人作干细胞移植,迅即捐款万元,不留姓名。他还救急救贫,多年来为巩义市的张石头送款3万余元,为宝丰孙阎海送款2万元。
  释延佛兴教建校,育祖国栋梁,自建义院养鳏寡孤独。他在登封县助建T5座“希望工程”之后,又于洛阳边远山区独资修建一座新型学校,在登封白沙水库畔投资200万元,建成容纳26人的养老院,并自己出资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数年来,释延佛先后为“希望工程”捐款218万元,资助建校5年,捐救灾扶贫款达300万元,为10位残疾人下职工捐献财物180余万元。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释延佛很关心,鼓励他要为残疾人事业多做工作。这使释延佛倍受鼓舞,决心用实际行动发展残疾人事业。他委托专家组策划、论证,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建议书。该项目的实施建设主要是体现残疾人开拓创业的进取精神,号召全社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和智慧。建议书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各界关注。河南省信阳市对项目非常重视和热心,已经同意实施建设该项目。
  同时,对于出行难这一现象,作为残疾人释延佛深有感触。他已经决定筹资组建助残客运车队,配备便于残疾人上下车和乘坐舒服的专用客车,优先为老红军、复转残疾军人、因公致残的“英模”和所有残疾人,免费提供从郑州到河南省各地市的乘车服务。
  2011年8月6日,嵩山大法王寺举行2011年资助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13位登封市贫困大学生感动地从释延佛手中接过助学金。每个学生每年5000元,资助到完成学业。
  释延佛说话还是那样平静:“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将来学业有成,报效祖国。”
  被资助贫困大学生中已考人中国科技大学刘经博、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志峰感动地表示,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同日,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登临大法王寺,与释延佛热情交谈。
  文怀沙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被世人称为活屈原,已是102岁高龄了,仍然参与各种社会学术活动。看到释延佛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场面,深为感动。临别,挥毫题“正、清、和”三字相赠。
  文怀沙说:“要用正气战胜邪气,要用清气战胜浊气,要用和气战胜戾气。”并相信释延佛一定会把这面旗帜举得更高。
  释延佛从孝行中推恩及人,诠释了人间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