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天津的黄金走廊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武清。
武清,古为“泉州”,别称“雍阳”,建置于西汉。现为天津市一个行政区,拥有1574平方公里面积,84万人口。
近年来,武清区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奥运历史机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围绕建设京津之间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地区,大力实施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满园春色“十一五”
——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以武清新城为龙头、城镇组团为支撑、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武清新城103国道黄金走廊建设、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三大战役由点到面向纵深推进。总投资200亿元的30余个项目加速实施,开工面积300多万平方米。
园区经济擎柱挑梁。形成了多极支撑的整体开发开放格局。开发区三期15平方公里道路、供排水等基础建设全部完成,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创业总部基地和国际保税物流园三大功能板块招商全面展开,形成了新的载体优势。中华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地毯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京滨工业园4个示范工业园发展走在了天津市前列,相继引进环球石材、大禹节水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的63个市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60个项目已经开工,33个竣工投产。
——产业结构渐入佳境。工业在发展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上实现较大突破。总投资30亿元的信义节能玻璃生产基地、10亿元的蓝猫卡通、20亿元的玉柴重工北方基地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华北工业品原料城一期投入运营。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佛罗伦萨小镇项目一期竣工。凯旋王国游乐场完成基础工程。国际保税物流园出口监管库被批准为全市首家入仓退税监管库。总投资6亿元的君利农业示范园建成开园,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上发挥了示范作用。
——生态环境宜居宜业。实施了过境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区级路网沿线绿化工程,造林4.8万亩、植树280万株。投入4亿元,新增城市绿地140万平方米,新建了前进道、杨北路等一批绿化精品。总投资1.6亿元、占地400亩的文化公园建成开放,成为完善生态宜居功能、展示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惠民工程造福百姓。把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实施了一批惠民工程。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建成了覆盖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计划生育继续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和基夺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医疗保险参保率90%以上,养老保障新增参保4.2万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宗教、双拥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
“十一五”是武清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经济总量比“十五”末增长1.9倍、财政收入增长2.6倍,三次产业比重由19:47.5:33.5调整为9:50:41,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处于天津市第一集团军位置。
蓝图绘就“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武清区发展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发开放为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态宜居、平安和谐、富裕文明的新武清。主要奋斗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7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25%;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递增10%以上。
——让发展更协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6:50:44。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行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开发区和四个示范工业园产业龙头和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创造税收占全区总量80%以上。全区五年引资18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4000家以上。形成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设施农业达到20万亩,形成京津之间绿色产业带和农业观光走廊。
——让城乡更漂亮。基本建成武清新城,树立现代中等城市形象,建成区80平方公里、人口40万。建成一批设施完备、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市镇。五年转移农民10万人以上,城市化率达到69%。
让社会更和谐。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五年新增就业1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95%以上。加强社会管理能力,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让环境更美好。新城景观水系全部贯通。全区林木覆盖率37%、城市绿化覆盖率40%,达到生态区建设标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10%。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抢占制高点、增创新优势、达到高水平、全力惠民生”。2011年,武清区预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29%以上;三级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2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增长11%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招商增实力备后劲。坚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核心,以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形成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撑,以增量促转变、促升级。
调整提质量增效益。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扩大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推动三次产业高端、集约、联动发展。全年引进培育1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环境,坚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加快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集中连片、提升档次上实现新的突破。
新城出精品出形象。加快新市镇、重点镇建设。按照组团式发展思路,坚持“三区联动”,推动条件成熟的组团重点镇率先突破。
完成新农村建设阶段性任务。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全部村街环境基础工程。
享民生促和谐。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城乡居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让广大群众更加感受到社会和谐、享受到发展实惠。
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任务。坚持软硬件提升并举,让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完成文博馆、影剧院、大运河书画院主体工程,启动体育中心规划建设。实现“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全覆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武清高速发展、全面跨越的一年。武清肩负着腾飞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形势催人、时不我待。武清一定会强化拼抢意识、争先意识,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力争早日把武清建成京津之间最具实力和竞争力地区!
责任编辑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