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如垠 一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2011-12-29 00:00:00郑国忠
中华儿女 2011年5期


  我们不拘泥于GDP指数,也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让老百姓过上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好日子。
  
  辽阔松江何许言,滨城得景靓其间。
  画廊百里沐春色,湿地万千舒壮观。
  奋翅白鸥竞北跃,扬帆彩舰比南前。
  虹桥两岸接云水,唤起中兴日月天。
  这首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创作的七言诗,经过作曲家谱曲,再由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忽如一夜梨花开,唱遍冰城哈尔滨。一时间,人们仿佛又看见了哈尔滨那丁香盛开、欧陆风情浓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生活幸福美满的“东方小巴黎”景象。
  近两年,以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为首的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在改善民生、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规划“十二五”宏伟蓝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大动作、大手笔,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市民拍手叫好,盛赞开拓务实、果敢务实的好书记。国内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都在重要版面和时段给予了宣传报道。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就此专访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
  记者:盖书记,您十多年前曾在这座城市工作过,前年又故地重回,且担任了市委书记,您觉得哈尔滨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盖如垠:是的,光阴似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天还是这片天,地还是这片地,人还是这些人。哈尔滨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带领下,城市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与沿海、南方发达城市相比,甚至与同处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大连相比,在城市改造、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还明显落后一截。
  一个人也好,一座城市也好,不怕穷,不怕底子薄,也不怕困难大,就怕没有精气神。几年来,哈尔滨市广大干部、老百姓不甘长期贫穷落后状态,人心思变,期盼城市和人民生活尽早改善提高的愿望没有消沉,全市干部群众热情工作、勤奋敬业的素质非常高。只要我们找准了目标、规划好蓝图、想出好的措施办法,就会产生一种内生动力,迸发出无尽的创造力。
  借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实施启动之年的大好时机,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老百姓拼搏奉献的精神,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我们一定会把一座“一江居中,两岸繁荣”、大气、神气、洋气的哈尔滨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在哈尔滨主要街道过街天桥,经常能看到“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标语,这四六对仗的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基于什么基础提出的?
  盖如垠:2009年8月,省委在调整哈尔滨市委主要领导之际,省委炳轩书记和老省长战书同志对市委常委班子成员语重心长地说:哈尔滨地位重要,位置特殊,是全省的龙头,在全国也有重大的影响。你们认准了的事情要敢于拍板,在建项目要抓紧施工,一切往前赶。哈尔滨这座城市“要搞干净、有秩序、讲诚信”,要在三五年内让哈尔滨的主要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有所前进,要让人民感到哈尔滨在发展,哈尔滨在变化,让黑龙江人骄傲,让哈尔滨人骄傲。
  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谆谆教导,给我们指明了工作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心里更有底气了。我们认真地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的潜在优势,深入挖掘哈尔滨的精神底蕴、人文特色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软实力,站在国际化、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高度,打开视野,打开思路,高水平超前谋划,彻底改变哈尔滨几十年来仅偏重于江南发展,建几栋高楼、修几条马路式的小打小闹、零打碎敲的做法,真正谋划出体现哈尔滨特质品位、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堪以立市的大项目、好项目。
  经过我们到江浙、南方一些发达省市调研、考察,结合哈市现有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禀赋,经过专家、干部上下反复论证、修改,我们在市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确定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
  记者:上海浦东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具有创新性,在打造现代化新城区方面树iT标杆,哈尔滨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具体内涵是什么’
  盖如垠:哈尔滨一百多年前因修建中东铁路而兴起,她濒临美丽的松花江畔,依傍着婀娜多姿、风景如画的太阳岛,被人们形象地喻为“天鹅项下的珍珠”。但几十年来,城市的发展略显得过于拘谨和保守,城市发展的脚步一直停留在松花江南岸。
  哈尔滨市委连续召开了七、八、九次全会,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统一思想:哈尔滨作为中国北方特大城市来讲,有100多公里的沿江带这是绝无仅有的,而松花江沿岸资源丰富,平均江面宽度4.3公里,在哈尔滨江南、江北中间形成一大片湿地,在南方许多大城市中的江河被渠化的今天,松花江依然保持着蜿蜒曲折的原生状态,实在是天赐的一笔极其宝贵的城市生态资源。我们提出“以江为纲”,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实现“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发展目标,使哈尔滨的发展跨入松花江时代。我们要利用松花江与呼兰合围形成的578平方公里面积,境内两纵四横水系,以水定城,以水兴城,利用二十年的时间再造一个北国生态水域哈尔滨。
  “北跃”就是让万顷松江湿地重现玉带倩影,北国水域展露芳容,科技新城雄姿傲立。“南拓”就是大批生产项目拔地而起,工业新城将展现现代气派,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中兴”就是要一扫老城旧尘,全面提档升级,再造“东方莫斯科”的崭新形象。“强县”就是要建设一大批工业区和新兴城镇,现代农业大幅提升,百万以上农民进入城镇,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记者:盖书记,您在大庆工作多年,在哈尔滨工作又近两年。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看的。从大庆和哈尔滨两市的飞速发展,足可以证明您是一位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决策果断、政绩卓著的“好书记”。
  盖如垠:过奖了。衣、食、住、行关乎百姓安居乐业,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这一年所干的事,说到底是关注民生的事,是老百姓都特别期待和盼望的事。是早晚都要干的事,不能再拖了。为了方便百姓出行,解决交通拥堵这个社会难题,我们2010年新建和改扩建道路202条,提前实现了松浦大桥建成通车,地铁一期隧道全线贯通、中山路拓宽、打通铁路街、新建文昌高架立交桥、征仪路打通等多项重点工程。同时,完成棚户区改造518万平方米,建设老百姓保障性住房760万平方米,旧居民庭院整治1165个,使200万市民受益。
  为了抢抓工期,早日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广大修路建桥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采用“5+2”、“白加黑”的吃苦耐劳精神,打破冬季不施工的极限,全市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基建场面,这是哈尔滨多少年没见到的。过去从江南去江北要走一个多小时路程,现在从松浦大桥过江仅仅需要四五分钟。哈尔滨地图,现在两三个月就要改一版,但还是撵不上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
  如果没有全市干部、参建人员、交通干警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全市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如果我们仍然用旧的思维、旧的观念、旧的工作方式,这么长的路、这么高的桥、这么深这么宽的隧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今天,我们如期实现了对全市人民的承诺,干净漂亮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被省委炳轩书记赞誉为堪比深圳、北京、上海速度的哈尔滨速度。
  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褒奖,有人还给打95分的高分。领导的肯定、老百姓的表扬,有评价过高的成分。我们心里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过去一年所干的事,其实早就该干了,也是全国先进地区已经干完的,我们是在补课,但还没补完。
  记者:盖书记,您外表总是一脸严肃,颇有几分银幕硬汉形象,哈尔滨一年来如此浩大的城市建设系统工程,您是靠什么指挥若定、成竹在胸的?
  盖如垠:现在的领导干部,首先是责任心和对群众的感情。同时,必须拥有现代城市管理、经营理念和本领,要学会资本运作,学会用现代知识解决传统难题。我们今天大手笔规划就是为了城市明天的增值:现在不投入,城市就会贬值,就会逐渐被边缘化。近一年多来,我们做长线投资,大规模开发,给城市带来的无形资产是巨大和激动人心的。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战略出台后,城市的吸引力大增,国内外来哈尔滨投资已成为新的趋势。
  现在,哈尔滨人气正逐渐上升,城市形象越来越靓,这也意味着城市在逐步增值。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家“十二五”规划也要在会上讨论通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有所作为,使国家长远规划在我们这里得以具体化。2011年,我们还要放开胆量,放开手脚,陆续投资900亿元,推进实施560个大项目。“中兴”战略路桥交通体系重点工程再新建改造道路130条,改造棚户区36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780万平方米棚改安置房,回迁居民2.6万户。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通过自己的双手,力争三hKBReFdy7p8cJWa9m6jqCjk9C6qPaZWkge3KXVhmM6E=五年让哈尔滨大变样。我们不拘泥于GDP指数,也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让老百姓过上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好日子。
  有人说我长了一张“嬉笑怒骂皆文章”的脸,我的性格的确也有些急,其实不是我有多了不起、有多强势,遇到棘手的问题不坚决不行、不果断不行,仅仅商量着来也不行。我们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要有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奉献,有老百姓的理解支持,每一项改革事业就会取得成功,我们就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
  采访后记: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和他所领导的勤政为民的团队,高屋建瓴地描绘着哈尔滨美好的未来,近两年来所取得的高歌猛进的累累硕果,已在这座城市多层面华丽地展现。“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战略定位,开拓着“冰城”的视野,也丰富着“夏都”的内涵。盖如垠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市委书记,更是一位倾情倾力为百姓办实事、一心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民公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