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的“厌学”原因与对策

2011-12-29 00:00:00
体育教学 2011年1期


  一、“想象”与“现实”之差的原因
  
  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从小有着以游戏为主的体育课经历和周围人们自由参加体育活动的印象,故很容易把体育课理解成是“玩”的课,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而现实中体育课堂教学是比较规范的,有简单的队形队列和较正规的技术、技能的学习,再加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生硬,这就使学生感到勉强和单调,“想象”与“现实”差距增大,而产生“厌学”的萌芽。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体育知识的增加、观赏能力的提高,对体育还会产生各种“想象”,这些“想象”来自于五彩缤纷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而他们却要面对体育课堂内容相对单一、时间短、难以尽兴、技术掌握提高有限、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等现实。
  
  对策:(1)教学目的性的引导。(2)教学内容、方法的改进。如把短跑中的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等技术动作串联起来,队“你追我赶争上游”的“圆圈追逐跑”的游戏形式进行综合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在欢乐、竞争的游戏中掌握技术技能。(3)教学氛围的营造,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做好课前的准备。要以学生为主体,摸清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等方面人手,才能逐步消除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厌学”。
  
  二、素质、技能和身体形态的原因
  
  体育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是教学主要方法之一,因此素质、技能差别和身体形态的差异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产生“厌学”。(1)学习效果的差别当即显示技能差别。完成一个动作的好坏立即展现在同学面前,而其他学科只有等考试成绩出来后才能知道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很快很直接的评价使一些身体素质差、掌握技术动作慢的学生感到自卑,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学”。(2)配合中的差别。体育运动中有很多集体项目,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因此,能力弱的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易受到同学的嘲笑、指责和排斥,自尊心受到伤害,是造成体育困难生“厌学”的重要原因。(3)身体形态的差异。体育运动与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很重要的关系,会造成一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尴尬。如让个矮学生示范跳起摸高,让个高学生示范体操动作,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这些学生逐渐惧怕体育课堂,逃避体育课堂。(4)生理特征差异。初中女生大都进入青春发育阶段,出现第二性征,特别是遇到例假时,因害羞不敢向男教师请假,故都不喜欢上体育课,更不愿被教师叫出来示范。如果教师不注意女生的特点,就会有更多的女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厌学”。
  对策:(1)树立“成功感”,鼓励教学,增强素质、技能弱学生的信心。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要不断地肯定其优点和成绩,只要这些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和提高,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最终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厌学”现象。(2)有的放矢,灵活教学,最大限度发挥身体形态差异学生的特长。对身体形态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应根据其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等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9c0dea62a934361005db7e091c8d179c,安排一些适应他们身体条件的运动项目,如胖学生可安排力量性的项目;矮个子的学生可安排有利于生长的如体操、跳跃及适应他们矮小但灵活的乒乓球,武术、短跑等项目,使他们逐步对上体育课有兴趣。(3)“男女有别”,分组教学,有效解决女生害怕上体育课问题。对于女生,教师更要注重掌握其生理、心理特点,课堂上的技能要求、索质练习的数量,都跟男生要有区别,教师还可以安排女生喜欢的韵律操、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排球等。如果女生喜欢上体育课,那体育课堂的“厌学”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三、教师本身的原因
  
  1.教与学是体育课堂的主体,而教的质量与学的质量目前主要用考试衡量。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考分的评价作用,特别是教学态度不够端正的教师,为了让体育困难生顺利通过考试,常采用:(1)改变考试方法;(2)降低考试标准;(3)多次补考或干脆送分。这就造成“分数贬值”,以虚假的分数掩盖学生知识的不足,降低教学质量,掩盖学生间知识和能力的差异,造成学生不求上进的不良学风。学与不学、练与不练都能及格。
  2.教学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我们知道体育课堂和大众体育最根本的区别是,大众体育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自由参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体育课堂是教育过程。一个项目内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学生就会感到和课外的体育活动不同,没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如上篮球的技、战术课,学生一见球就想打比赛或单打独斗或二三人对抗,可教师却要按常规先做准备活动,讲注意事项、安全问题、动作要领、比赛规则、练习方法等,特别是农村学校因场地器材缺少,教学方法死板、内容单调枯燥,学生自然产生“厌学”。
  对策:(1)体育课堂成绩问题:建议按年段或整个教研组和文化课一样组织体育成绩的统一测试,这样可使学生在新的考试形式中,更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可以减少体育考试作弊现象,克服学生懒惰习惯,减少侥幸心理和消除“厌学”现象,同时对体育教师也是一种激励和促进,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2)教学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问题: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牢牢记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和掌握三基为原则,让学生在“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愉悦心情中体验体育课堂的欢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新知识和观念,研究新教育理论、新教材、新课标,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备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如,体育课堂上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富有自主性创新的活动:组织一次专题讨论;自编一套徒手操;制定一组健身计划;设计一个趣味游戏;组织一场篮球(乒乓球)比赛;讲勰示范一些项目动作的技术要领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和自主能力,最终消除体育课堂的“厌学”情绪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