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课一直以来就不怎么好上,特别像跨栏这些有一定难度、学生还需要一定运动能力和勇气的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和主动性难以激发,为此,很多老师在常规教学时间里删除了这些趣味性低、运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教材。虽然基本没有人把跨栏作为自己的爱好和健身形式,但跨栏又的确是一个不可放弃,学生值得体验、教学意义大的运动项目。在取舍之间,我纠结了很久,后来将跨栏改成跨“难”,还要归结于我们这里的方言,“栏”与“难”不分。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构思设计:
一、教学手段:游戏贯穿课堂
整节课我设计了好几个游戏,课前不向学生宣布课的目标和内容,我想借助游戏的愉悦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景中就学习和体验了跨栏运动。
二、教学方法:变“指导”为“非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不直接讲述跨栏技巧,而是取消指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设法营造合适合理的课堂条件,提供有效自我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者,
三、课堂创新:变跨栏为跨“难”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将跨栏变成了跨“难”,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提前预备一些笔和小粘贴纸条,学生进行了几次跨越障碍游戏后,将纸和笔发给他们,要他们将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写在纸条上,并将纸条粘贴在挂在橡皮筋下面的纸板上,然后进行跨“难”跑接力游戏。
四、课堂结尾:画龙点睛之处
有了前面的铺垫和辅助,最后水到渠成引入跨栏,这里我也不做全面要求,结果全班只有少数几个身体素质确实不好的同学没有参加,其他同学都兴致盎然,有的甚至还组织了比赛。虽然同学们跨栏动作很别扭、很难看,但那种跃跃欲试之情,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