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2+1项目”活动中专职教师不足怎么办

2011-12-29 00:00:00刘斌
体育教学 2011年10期


  第一、就地取材
  一所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都是从正规院校毕业的,他们在上师范时,各种公共课程都是学习的,说不定学习得比较好,具备某一种体艺特长,这类教师是一个重要资源。那么,学校通过发通知,自愿报名或暗访了解,哪些教师具有学校开展的体艺项目特长。请这类教师参与到“体艺2+1项目”活动中来,担任某一项目的指导老师。从而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为本校“体艺2+1项目”活动服务。
  第二、对年轻教师再培训
  将年轻教师集合起来培训后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实施中采用教师自愿与学校需要相结合,对他们进行培训。如,平时好动的,让他们学习体育类项目;平时喜爱写写画画的,让他们学习美术类项目;平时爱唱的,让他们学习音乐类项目。对这类教师,通过一段时间,对其基本技术、基本教法、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进行培训,使他们具有组织、开展该项目的能力。这样为解决学校“体艺2+1项目”专职教师不足提供了新的资源。
  第三、从社会上聘请专职教师
  在社会人员中,如文化宫、体育馆、个人艺术家等,他们中一些人,专业水平比较高,在本地区体艺圈中具有一定成就和威望。学校可以与这些人进行联系,聘请这些人到学校来,带领学生进行“体艺2+1项目”活动,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为学校“体艺2+1项目” 活动服务。
  第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
  学生家长,或者是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学校通过对家长的了解,掌握哪些家长是原县队的乒乓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等的队员。然后将这类人请过来,组成学校“体艺2+1项目”服务志愿者。这类人在技术技能上是很好的,只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教法、学法、安全与课堂组织的培训就可以。让他们组织学生进行“体艺2+1项目”一个项目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家长走进校园感受教育,同时又为学校“体艺2+1项目”活动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第五、人才交流
  现如今,各所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体艺特色。这些学校的教师,对本校的体艺特色项目,在理论、实践与组织形式上平时是不断学习与研究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然而,在一个学校不可能只开展本校特色的一个或两个项目。那么,就会有其他的活动项目存在,这样就会形成部分专职教师的过剩,这些过剩教师在他的所在学校会组织其他的“体艺2+1项目”活动,从而形成了资源浪费。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校与校之间的联系,整合专职教师资源,进行人才交流,同样可以有效解决专职教师资源不足。
  第六、改变“体艺2+1项目”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以往的“体艺2+1项目”活动组织中,人们一贯思维是像上体育课、音乐课等一样。一位教师组织活动,从活动一开始一直到活动的结束。改变活动的组织形式就是专职音体美教师,他们不是到哪个班级组织“体艺2+1项目”活动,而是走动式的,一次活动课专职音体美老师可能会跑几个班级。他们主要任务是对技术动作、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与示范,而具体组织与实施活动的是其他的非专职教师担任。通过这种变化就可以将音体美专职教师与其他非专职教师有机结合起来为“体艺2+1项目”活动服务。这样既可以解决专职教师不足,同时可以避免由于非专职教师专业技术不精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通过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为有效解决“体艺2+1项目”活动专职教师不足提供新的途径。
  对于外来资源,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作为学校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强调责任,教学责任、安全责任等多种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艺2+1项目”活动安全、有效进行,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