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编写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
1.集思广益,有效收集与拓展篮球游戏素材
篮球游戏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在教科书中寻找,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可以利用教师的已有经验整理,可以利用教研组成员的智慧开发教学素材,更可以最大限度动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大范围地收集篮球游戏素材。采用班级收集比赛、家长参与收集、全体教师收集、少先队进社区收集等策略,“撒网式”收集我们身边的篮球游戏,将集体的智慧发挥到最高点。(收集表如表1)
(1)班级收集比赛
在全校举行“篮球游戏班级收集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也成为校本教材编写的一员。每个班级收集的游戏以最终入稿计算篇幅,按照篇幅的多少评出本次比赛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并给每一篇入稿的收集者颁发证书。
(2)家长参与收集
每个班主任向家说明篮球游戏对学生那种不言而喻的趣味性,对我们校本教材的重要性,取得家长对我们校本教材开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通过自身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校收集篮球游戏。同时学校也将评出篮球游戏收集的先进个人,并在全校家长会上颁奖。
(3)全体教师收集
学校的事,就是每一个教师的事,我们动员全体教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校搜集篮球游戏素材。首先,大家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全方位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其次,教师们相互交流自己玩过的篮球游戏;还可以向其他人打听等方式进行收集。
(4)少先队进社区收集
我们也发挥少年先锋队的作用,在节假日里,将少先队干部分成若干个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社区,向社区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打听篮球游戏游戏的相关资料,并做好记录。
2.去粗存精,有效分类与加工篮球游戏素材
(1)筛选和分类
初步收集的篮球游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学校审查小组严格按照“是否符合校本教材的需求,是否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两符合一有利于”的标准进行审查,去粗存精。筛选老师将符合要求,初步可以入用的篮球游戏,在适用技能栏目中所适用的技能,如“绕标杆S形运球接力”这个游戏适用“行进间变向运球”,那么就在适用技能栏目中写“行进间变向运球”。同时技能的特点以及对学生年龄的适应情况,在水平段这一栏中注明适合水平段。最后将入选的篮球游戏交给修改小组进行加工。
(2)加工与创新
经过筛选后,质量有了大幅的提高,但并不是可以一成不变地应用到教材中,还需要修改小组的加工,对内容进行整合,对方法进行创新和拓展。如游戏素材“打靶”(见表2)。
这个游戏素材非常好,对提高传球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张萌家长的方法过于简单和草率。我们可以把它加工成,“游戏方法:在墙上分别画3个半径为10cm、20cm、30cm的同心圆,学生胸前传球对墙打靶,打中内环得5分,中环得3分,外环得1分,比比在规定的次数内,谁打的分数总和高。”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调整圆环的半径,低年级半径大一点,高年级半径小一点,随着年级的增加,不断提高学生传球的准确性。受这个“打靶”游戏的启发,我们还可以加工创新成“打宝龄球”游戏,游戏布置和方法:在地面上放置若干组手榴弹(当作宝龄球的瓷瓶),每组10个手榴弹,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排列在距离手榴弹10米远的横线后面,把篮球当作宝龄球进行游戏。可以比谁打掉的手榴弹多,比哪个小组打掉的总和多,比哪个小组10个都打掉的人数多等方式进行。这个游戏应用在运球教学中,通过这个游戏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拨指感觉,从而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像这样,经过修改加工组的仔细琢磨、层层推敲,确保每个收集的游戏化素材都能落到实处,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3.群策群力,有效构建与创新游戏化小篮球教学模块
通过组内探讨、交流,网络搜索,教研员等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符合我们校情、学情的,符合校本教材精髓的“2+1+1+1”游戏化小篮球教学模块。“2+1+1+1”就是2个辅助主教材的篮球游戏,1个主教材技能动作,1个群体性篮球游戏,1个自主创新的篮球活动。其中2个辅助主教材的篮球游戏具有热身、辅助、提高学习兴趣、铺垫、帮助进入学习情境等作用;1个主教材技能动作是每节课的核心,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和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游戏化手段向学生传授技能动作;1个群体性篮球游戏是主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巩固、促进、提高技能等功能;最后是1个自主创新的篮球活动,这一个环节是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具有放松、创新、表现等作用。比如“原地拍球”可以这样设计:
①超级吸铁石:方法是将球用力向下拍,反弹时,手快速迎上贴住球,贴住球后顺着球的反弹方向向上做提拉动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比比谁的球拉得高。
②征服者:方法是将球用力向下拍使其反弹,在手做迎球提拉缓冲动作后,向下压腕、压指拍球,依次循环进行,比比谁是征服之王,征服篮球反弹的次数最多。
③原地拍球:方法是五指自然分开成弧形,用掌、指向下按压拍打球,比比谁的动作最好。
④齐心协力:方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围成一个圆形,听到哨声后,从排头开始每次一次,依次循环进行拍球,比比哪一组连续拍的次数多或在规定的时间内次数多。
⑤大胆创新:你还能用篮球做哪些游戏?
这一课是将“超级吸铁石”和“征服者”这两个游戏作为辅助教材,在这两个游戏中,学生都体会到了拍球的要素,即往上拉和向下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原地拍球”的教学,学生在已有感知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接受,并迅速掌握动作。“齐心协力”这个游戏,提高了拍球的难度,很快就能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最后是一个创新活动。像这样的教学模块的安排,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的需要,符合技术动作教学的规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
4.分工合作,有效整理与编写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
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的整理与编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我们分三步走,有效落实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的整理与编写。
(1)小篮球教材内容分水平的系统设计
根据“开发小篮球文化资源,传承并发扬优良的传统,陶冶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篮球运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学校篮球运动的情感,”的指导思想制订各水平段具体的目标。水平一:做出球类(小篮球)活动中的简单动作。水平二:会做出球类(小篮球)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水平三:初步掌握球类(小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能。根据年龄的不同,按水平段编游戏化小篮球教材(三册):《小篮球入门篇——水平一》、《小篮球基础篇——水平二》、《小篮球提高篇——水平三》。根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制定游戏化小篮球教学内容体系。(见表3)
(2)篮球技能与配套游戏的整合设计
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游戏化”,应根据教学技能从素材库中选择相应的配套游戏,将篮球技能和配套游戏进行整合设计,使每一课内容根据“2+1+1+1”教学模块落实。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搭配。(见表4)
(3)分工合作,编写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
要利用不同老师的特长,分工合作,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最高点,打造出最完美的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
①知识丰富的章老师和应老师根据内容搭配表,按照2个辅助主教材的篮球游戏,1个主教材技能动作,1个群体性篮球游戏,1个自主创新的篮球活动的教学模块,进行教材的搭配和编写。
②摄影高手孙老师负责组织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拍摄教材所需的照片。
③电脑高手徐老师负责版面设计、照片剪辑、文字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④仔细沉稳的杨老师负责最后的校对工作。
如此安排,促使校本教材的出版成“一条龙”的形式,有条不紊、步步推进,并将所有教研组成员的优点都发挥出来,大大提高了校本教材的质量。最终编成一本色彩丰富,内容充实且合理的校本教材。(如图1)
二、游戏化小篮球校本教材的特点
1.系统化
我校所编写的小篮球校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根据学生的心身特征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以熟悉球性、增强兴趣、学到本领为宗旨,有效落实篮球动作技能教学。
2.游戏化
本教材的最大特点和亮点是体现在“游戏化”上,也就是将篮球技术的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教学目标隐蔽于游戏活动中,通过篮球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游戏情节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某项技能,或者因为游戏竞赛的需要,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某项技能。通过游戏化教学内容的设置,我们的技能教学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生机。
3.针对性
本教材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游戏的选择具有针对性,每一个游戏的选择都是为特定技能量身定做的。如原地拍球采用“超级吸铁石”的游戏,转身运球采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其二,内同的分布具有针对性,适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比如,低段以球性为主,中段以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高段以进攻配合为主。
4.趣味性
游戏化小篮球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趣味性,我们主要利用教材的趣味性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个游戏学习新技能,通过一次次比赛巩固旧知识。以无穷的趣味性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欢声笑语中掌握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