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健康与超越

2011-12-29 00:00:00刘奕君张浩帆
体育教学 2011年10期


  2011年9月29日,作为首都体育学院5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国际体育学术论坛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体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一起,以“体育运动:教育、健康与超越”为主题,进行了有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医学方向的报告。
  在上午的报告会中,受聘于中国国家体操队、乒乓球队的体能教练丹尼斯•洛根作了以“体能训练方法论”为主题的演讲,向大家阐释了一种在体育与生活中新颖的训练方式,强调了心态与身体机能的重要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清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备战北京奥运会,构建了北京奥运会科技保障与指挥系统,对运动员备战奥运会进行全方位科技保障。
  在下午的报告中,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的布鲁姆教授,围绕“运动锻炼对肠酞荷尔蒙、饥饿以及能量吸收的影响”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用别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向大家阐释了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在控制人体重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体短时间的饥饿感的研究结果,首次披露关于“一次锻炼是否可以在锻炼结束后的时间里继续影响能量的吸收和消耗”的研究情况。
  而来自新西兰的国际体育社会学主席斯蒂文J·杰克逊博士所作的“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报告,对当前国际体育社会学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教授以《中国大学体育:战略视角》的精彩报告为本次论坛画上圆满的句号。钟院长从国际视野的大学体育、后奥运中国社会的变化及对中国大学体育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中国大学体育运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国际体育学术论坛是以庆祝学院建校55周年为契机召开的。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首都体育学院建校55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体育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