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培训活动在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呈现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趋势。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培训也越来越多,无论国家级层面的培训,还是地方一级的培训;当然还包括面向某一群体比如骨干教师培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甚至还有针对性比较强的新课标培训、具体运动项目培训等等。
这些林林总总的培训项目不可谓不多,国家和地方投入也不可谓不小。当然,对于当前体育教育面临诸多改革形势下的体育教师们来说,也不能说不需要、不及时。而且,就效果而言也不能说不好。但是,就深层次的培训要素问题探析起来的话,这里面存在几个关键问题又不能不搞搞清楚。
既然谈到要素问题,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新闻学中的五要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中要搞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经过等问题。因其英文中头一个字母的缘故,也俗称新闻要素的五W。对照我们的培训,这里面似乎也同样存在着这五个W:为什么培训、培训谁、为了谁而培训、培训什么内容、由谁来培训等问题,如果再细算上在什么地方培训、选择什么时间来培训等的话,恐怕还不只这五个W了。
近几期《体育教学》围绕着教育部“国培计划”的全面实施,针对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体育培训活动开辟了专栏,有许多文章都提到了培训中的关键环节,或者诸如影响培训效果的几点因素等,其实都是在讲体育教师培训中的诸W问题,而且讲得都非常好。就上述若干培训要素而言,我们似乎都只看到了表面因素,而未能就其逻辑关系深入到最后或者最核心的要素上去。
这个最核心的要素其实也还是一个W,即我们的培训到底是为了谁?当前为了发展教育,需要提升教师素养,于是为了教师进行培训,这没错;或者,为了国家强盛,需要教育,教育又离不开教师,于是需要对教师培训。这也没错,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嘛。究其到底二字,培训是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但到底还是为了孩子。
就拿我们的“国培计划”来说,“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教育会议和纲要”则是在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导致国家未来都令人堪忧的现状背景下出台了。落实“教育会议和纲要”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此其一,培训应该是为了孩子。
回到前面强国强教先强师的话上,教师培训首在强师,进而强教,终而强国。贯穿其中的则是强其对象,就是强青少年学生之身体。也就是说强谁、强什么,落脚之处是强孩子,唯有此,强国方有可能。此其二,培训还是为了孩子。
从培训诸要素出发,具体到培训之目的背景,放眼至强国未来之根本,培训就是为了孩子。这一核心要素如果得到上下各方认同,那么培训中的培训谁、谁来培训、怎么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自然就不是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