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民办教师;心理健康;分析
民办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省内外引进了大批优秀教师。民办学校收费高,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高,但其生源又比公办学校差,再加上没有“铁饭碗”,民办学校教师承受着比公立学校教师更大的压力。
民办学校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向学生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时刻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因此,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心民办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民办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民办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是民办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民办学校教师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正确认识、对待并善于调节和化解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了提高民办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人格修养,每一个民办教师都要学会心理的自我保健和调适。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健康保健和调适的一些方法。
一、 心象诱导策略
民办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愉悦地接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自知,就是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能承认和接受,这是一种自信,是心理健康的体现。正确认识自己,是克服自大、自卑等不良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自知,也是为了给自己确定适当的人生目标。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会给自己确立一个能体现自身价值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自觉地去修身养性,实现人格的提升;才会努力钻研业务,做一个学生欢迎的好教师,才会无私奉献;才会觉得对工作有信心,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才会觉得生活充实。反之,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适当,会使人对生活失望,对工作失去热情。自知,就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受到表扬不忘乎所以,挨了批评也不垂头丧气,让自己每天尽可能乐观健康地生活。
二、 良好人际策略
接纳赞许别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民办学校教师除了天天与自己的学生相处以外,也要与学校的同事、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人沟通、联系。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民办教师的心理影响很大。
对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需要,多一点爱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真心热忱地关爱各种类型的学生,不要因学生在学习或行为上一时不合自己的心意而失去应有的理智,使自己陷入焦灼和烦燥之中。要知道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应该要有耐心,在教育中要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不要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学生,这种一刀切的思想和做法是教育的大忌。也不要采取挑剔、讽刺挖苦的做法,让学生与自己越来越远,应多亲近学生,多些理解,多点支持,多给些机会,多些微笑,多些幽默感。要知道,在师生这一对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对自己的同事、对学生家长,也应该采取接纳和赞许的态度,把他们当朋友,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长处,从别人那里学习、汲取营养来提高自己。对人不要苛求,期望不要太多太高,古人说的“谦受益”“和为贵”对于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同“自己人”的关系还是很有价值的。教师要克服清高的心态,在生活的圈子里寻找朋友,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可以让他们倾听自己的烦恼和苦闷,从而获得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支持系统。
教师是一种职业,是教师生存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尽职尽责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工作过于繁重、工作不如意等问题,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对此,应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分析、认识和对待。如果领导给自己分的工作不恰当,不合自己的心意,我们可以先修正一下自己的认知观念,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维角度(从学校的全局出发),确实感到在工作中力不从心时,再重新评估一下确立的目标,分析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策略是否适当。冷静和理智的态度能使人避免许多无端的烦恼,从而使自己进入一种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
三、 身心放松策略
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认为,过去人们在倡导教师的职业操守时,常常强调一种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在人们片面强调这种“燃烧”,片面强调教师无私奉献的时候,恰恰暴露出人们对教师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吴颖民认为,学校资源中,教师是第一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必须重视对教师的保护和关怀。在强调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强调促进教师的发展。在现今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如果一味地牺牲教师的休息、进修和提升时间来换取学生的“高分”,对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异于“杀鸡取卵”。因此民办学校教师更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发展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态度,这是维持和保护民办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首先,要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要营养均衡,休息要充分,要有适当的运动,要安排好娱乐活动,以舒缓、松弛自己的身心等。
其次,扩大生活的圈子,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能放松身心,而且能使教师在工作之余得以提高和充实。生活圈子小,不去开拓社交渠道,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仅失去了向别人学习、汲取新鲜经验的机会,更容易产生压抑、自卑、守旧等不良心理。
四、快乐清单策略
随遇而安、冷静思考、泰然处之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对于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遇事要乐观,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认清生活本质,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态:生了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念;受了挫折,能沉着自控,保持心态平衡;被误解,能克制、宽容;感到喜怒过头时,能适时调节。要有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变化;不开心时,回想开心的事,随时让自己笑一笑。
五、师生童化策略
民办学校教师,每天有很多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要保持一颗童心,向纯真可爱的学生学习,让自己天真些、好动些、简单些、阳光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之,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让自己年轻。
当然,维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是靠民办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行的,它需要社会、行政领导等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这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个方面存在问题,哪个环节出了漏洞,都会影响到民办教师的心理健康。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民办学校教师的身心健康,让民办教师有更多的归属感,从而提高民办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华师附中番禺小学,广州,511442)
编辑 / 于 洪 黄才玲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