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体育教学》2010年第9期张崴、徐涛两位老师写的“校园拒绝蛙跳”一文(P62页),感觉二位老师观点略有偏颇,很多观点与实际教学不符,这里笔者发表一点看法,与二位老师及广大同仁探讨。
1.从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能力谈起
膝关节为屈伸关节,是单轴关节的一种,作者对其结构做了详尽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单轴关节的主要运动特点是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进行屈伸,当然也可以回旋,但由于受制于关节面与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回旋角度相当小。因此,从理论上说,膝关节屈伸角度可以在0°-180°之间,但是由于腿后侧肌肉及软组织的原因,下限约为20°。由于个人发育不同,有些人可以下限略超180°,即过伸。《运动解剖学》中阐明:“膝关节还拥有其他关节所没有的纤维软骨半月板,能有效缓冲人体受到的巨大冲击力,避免关节面及软骨损伤。”膝关节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人体的承重关节。但作者在文中多处标明膝关节活动范围不应小于90°,仿佛一旦小于90°就肯定会有麻烦。事实果真如此吗?
既然膝关节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其作用也肯定是与漫长岁月的运动相适应,为什么非要局限到90°以上才合法?若如此,那人类接近一半的运动已经无法开展,课堂教学中,武术的仆步、低虚步;短跑中的大小腿充分折叠、适当负荷的深蹲等等,全是小于90°的状态;跨栏中起跨腿的提拉攻栏,膝关节不但小于90°而且还有轻微回旋呢,同时腿部越练越有力,身体越练越健康。因此,下蹲或其他屈膝动作时,只要动作正确,就不会出现关节头与髌骨的摩擦,膝关节运动角度小于90°时是完全符合膝关节的功能的。
文中“学生在练习后大多感到膝关节酸胀疼痛”,其实是很正常的反应,这其中有的与动作不正确有关,有些则是身体素质较弱所致。试问,何止蛙跳,哪种练习后身体没有文中所说的这些反应?这种状况稍事休息即可恢复。《运动解剖学》中如此解释:“实验表明,短时间运动可使关节软骨肿胀,但休息后肿胀消失……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到老年,其关节运动幅度仍然很大”。
2.蛙跳在校园中的实际开展情况
文中引用某“亚洲资深讲师”的话说:“当人体负重时,膝关节角度小于90°,关节压力将大大增加……当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就会出现病变……”人家说的是“负重”,而且是“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负荷”时,才会导致病变。其实这也是实话,何止膝关节超负荷会病变,即便是人体超负荷还会有生命危险呢!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训练中蛙跳的量和强度并不太大,现实中谁会把学生当成机器,把蛙跳当成主教材一遍遍练习?负重的情况就更少了,蛙跳其实就是对抗自身重量,膝关节受力完全在承受范围内。绝大多数情况下,蛙跳只被当作素质练习的一种,充其量是一种辅助教材,量和强度绝不会太大,课堂上能跳20-30个就不错了,况且也不是课课练、周周练。由于教师要调动学生兴趣,会选用多种练习手段,绝不会单一选择蛙跳,因此两次课之间蛙跳间隔时间就更长,学生完全可休息调整过来。文中还提及“由于膝关节超伸……内扣,引起伤害”等,超伸和内扣大多是学生先天发育不正常造成,如果练习中教师发现正常学生有这些错误情况,马上就会指导纠正,不会出现问题。
3.把膝关节和骨骼疲劳与“金属疲劳论”相提并论显然不妥
文中提及“一篇医学论文中阐述过蛙跳的弊端,膝关节的‘金属疲劳论’也说明,连续蛙跳,膝部骨骼会和铁丝一样产生疲劳,疲劳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折断。”人体是一个有机生物体,自身的疲劳完全可以靠自身反射来制止,靠自身调节来恢复,而铁丝却不同,它不会调节,只能任由疲劳积累,到了极限就会断裂。在教学和训练中哪个老师会让学生在疲劳状态下持续练习?疲劳状态下练习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只会增加受伤几率。疲劳反馈一是靠学生感觉,二是靠教师观察即可判断,一旦学生出现哈欠连天、练习消极、惰性增强、动作变形等现象就是疲劳的前兆,提示老师要注意调整训练,不至于让膝部骨骼“和铁丝一样”将疲劳累积到折断的程度。
4.校园拒绝蛙跳的理由,既非充分也非必要
用极个别个案的发生来指责蛙跳也有失公允。文中说蛙跳“其危害多多,容易引起腓骨的疲劳性骨折,半月板、髌骨磨损病变”,这种情况即使发生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个案。作者对此的担心多半是理论上的担心,但理论和现实往往并不一致。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情况由蛙跳所致的几率很小,像篮球中的急停急起、跳起投篮、各种步法练习等都比蛙跳更能引起这种情况。作者对蛙跳引起膝关节伤害的担心可以理解,但事实上校园里很多体育动作对关节的伤害都远甚于蛙跳,投篮、掷实心球等对肩关节的损伤经常发生,几率远高于蛙跳。
综上所述,“校园拒绝蛙跳”一文有些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这种观点要不得。我们决不能因为蛙跳“容易”引起膝关节的一些毛病就一叶障目,拒绝蛙跳。相反,蛙跳能很好地锻炼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和人体平衡能力,更应合理开展。蛙跳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大都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所致,一如文中所说“少年儿童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力量较弱,当受到外力时更容易受伤”,鉴于此,我们更应该通过科学锻炼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适量蛙跳恰恰是个很好的选择。“系统的体育锻炼,可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使肌腱和韧带增粗,关节软骨增厚,加大关节的稳固性,从而承受更大负荷。”这,恐怕才是我们校园体育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