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9日,阳光普照大地,在这个温暖的冬日,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小学教师教学能手水平一实践课评比的14位教师,用他们的激情与智慧为全省观摩老师奉献了一顿别有风味的“体育教学大餐”。14位参赛教师平均年龄29.5岁,年轻充满活力,其中本科学历10人,女教师10位,都是各地区的骨干,业务水平较高。他们亲切的教态、巧妙的教学设计、富有童趣的课堂语言,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使观摩老师在精彩纷呈的实践课评比中其乐融融,深受启发。
一、水平一实践课的主要特点
1.丰富的教材内容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基本动作方法去锻炼身体。14位参赛教师根据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选择教材内容,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踢毽子》,有田径类项目《走走跑跑》《站立式起跑》《趣味跨栏跑》《双脚连续跳》《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地》《持轻物掷远》《持轻物掷准》等,有体操类项目《木上平衡》《棒操》《直体侧滚动》《双人合作直体侧滚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2.实用的组织形式
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教学的乐趣,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切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课中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大量采用了非指令性的小组结伴、个体自由发挥等练习形式,鼓励学生展现自我,滋养学生自信,体现个体价值,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方式的能力发展空间。如:苏州杨薇薇老师的《木上平衡》,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体模仿练习四种平衡动作,然后学生四人一组依次轮流练习木上平衡,相互喊口令、相互帮助与保护,并在展示中促使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小伙伴的动作姿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强烈的练习欲望,取得了90%的学生掌握了四种平衡动作的良好教学效果。
3.多样的教学手段
(1)创设情景。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是为了好玩和兴趣而参加活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11位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展开教学,通过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绘,启发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体会情景、欣赏情景。如:南通陆佳老师创设的《米奇妙妙屋》,无锡任洁老师创设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尤其是徐州吴芳老师创设的《西游记》,把学生带人了神奇的童话世界。上课伊始,随着一声“俺老孙来也!”并在《西游记》主题曲的伴奏下教师舞棍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接着以孙悟空学本领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为背景,引导学生玩棒(平衡和反应练习)。练好本领后,去西天取经,以“大闹龙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牛魔王”三个故事情节为主线,新授棒操,学生在吴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下,乐在其中,练得非常投入。
(2)自主学练。传统的低年级教学,多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但在水平一实践课的赛场上,参赛教师都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尝试体验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有7位教师通过先尝试练习,后讲解示范的方法,引领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如:南京王婧老师的《持轻物掷远》。王老师先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模仿流星滑落的路线,提醒学生投掷时要有一定的弧线,接着,通过挂图讲解正确的投掷动作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动作要领去模仿,然后分组练习,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投掷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掷线,学生在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学、练、比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3)儿歌琅琅。为便于学生明确动作要领,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有6位教师把所要传授的运动技能创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用于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诵儿歌边做动作。如:镇江彭金艳老师的趣味跨栏口诀:“前腿抬起向前跨,后腿快速往前拉”。南京王婧老师的轻物掷远儿歌:“前后站立,手臂高举;身体后仰,快快投出”等琅琅的儿歌声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
4.适宜的运动负荷
适宜的运动负荷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能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需要。本届水平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来安排学生的练习形式,达到科学调控运动负荷的目的:不仅有以全班集体练习为主的,如:泰州肖丽老师的《踢毽子》、徐州吴芳老师的棒操;有分四个小组同时练习为主的,如无锡任洁老师的《持轻物掷准》、宿迁方海静老师的《跳跃》课等;有注重分男女两大组依次练习的,如南京王婧老师的《持轻物掷远》;还有以两人一组练习为主的,如苏州杨薇薇老师的《木上平衡》、南通陆佳老师的《直体侧滚动》等,不同的分组形式都表达出任课教师科学调控运动负荷的教学智慧。根据上海华东师大体育学院调研组现场记录的初步统计,水平一学生的练习量超过了宁波全国展示课,显示出老师们调控运动负荷的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5.巧妙的器材运用
14位参赛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器材贯穿整堂课,一物多用,一物巧用,如:宿迁方海静老师利用彩色胶圈练习各种跳跃、镇江彭金艳老师利用塑料栏架练习跨和钻等,还有教师在器材上大胆创新,利用海绵和布料自制了安全实用的投掷器材,如:无锡任洁老师制作的“海绵球”简便轻巧;南京王婧老师制作的“流星球”投入空中不时划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充满着灵动;特别是连云港王冠英老师设计的变形器材更有创意,从平面变到柱体再变到球形,让学生尝试不同形状物体的投掷动作,体会了不同形状物体的掷远方法,真是匠心独到。
二、几点思考
1.如何创设更为合理的情景,值得深思。
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情趣盎然的。针对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各种生动、具体的情景创设,能很好地拉近学生体育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很好地诱发主动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纵观本次水平一实践课,我们发现代表江苏小学体育课最高水平的教学能手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景比较牵强,华而不实;有的教师创设的情景有头无尾,不够完整;还有的教师创设的情景一会儿是小动物,一会儿是游世博,显得凌乱而无逻辑可言。如何创设更为合理、有效的情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深思和努力。
2.如何解决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值得探索。
低年级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体育教学如何能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能充分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与评价方式,以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些是体育教学操作领域中的老大难问题。本次评比课中我们并没有看到选手们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范例,说明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体育教师去进行勇敢的尝试与探索。
3.如何创新适合低龄学生的方式,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值得研究。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去研究和选用教材,在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等适合低龄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与学,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中学会体育活动技能锻炼身体的同时,如何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社会公德和健康意志品质等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在本组能手中绝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了贴星、计分等传统的评价、激励等教育方式,没有看到更为新颖、有效教育手段的运用,与时俱进地创新我们低年级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同样值得我们去研究。
纵观本届水平一实践课课堂,能手们个个都充满激情,教学语言富有童趣和感染力,优美的示范更是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震撼了上课学生和观摩老师,使我们感到了放飞童心,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原来可以是如此地精彩!感谢省教研室为我们举办的此次活动!谢谢水平一能手们为我们展现出现代体育教师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