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cEaYu82jMAkrP2QJDU7oUY.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TzergEP7eG6gng4caUF6Ws.webp)
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森林碳汇市场方兴未艾。充分利用森林碳汇市场为我国生态建设引进资金、技术、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森林碳汇市场是国际碳汇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初步探讨了森林碳汇市场的内涵特征和现有类型,并研究了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最后,对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碳汇与森林碳汇市场的特征、类型
1.1 碳汇与森林碳汇的内涵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实践操作上体现为一种汇集、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源”定义为任何向大气中释放产生温室气体、气溶胶或其前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汇”为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其前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的碳汇功能表现为不同的固碳形式。森林碳汇的固碳形式主要包括树木固碳、林下植物与腐殖质固碳,以及林产品固碳。
1.2 森林碳汇市场的特征与类型
我们可以将碳市场定义如下: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按照一定的交易规则通过市场机制碳汇供需双方买卖经核实认证的碳信用指标或者投资进行减排增汇的领域。与传统的竞争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相比,森林碳汇市场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在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中交易价格主要由单个交易中交易双方协商决定,而并非由市场上的供求双方的众多参与者通过价格博弈决定;第二,减排增汇项目的投资以及由此产生的“碳信用”由于缺乏流动性,碳汇信用的买方提供整个项目资本,并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
根据森林碳汇项目的性质,森林碳汇市场由“京都规则”森林碳汇市场和“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市场构成。
“京都规则”碳汇市场是指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所交易的碳汇项目是我国和附件Ⅱ国家间依据国际规则严格实施的项目级合作。其特征是,要求严格,申请周期长,实施规则复杂,有很高的时效性和额外性的要求,项目一旦获得实施,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效益将获得市场回报。
“非京都规则”碳汇市场是指为达到一定减排目标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由一些政府、企业或组织启动的区域市场。我国大规模植树造林所增加的,但尚未形成碳市场交易的碳汇部分和我国与国际组织或机构合作进行的造林项目所生成的,可以在自愿碳市场上通过交易实现回报的碳汇部分共同构成了这个市场上的碳汇供给。
2 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
每一个市场都具有不同的效率,而森林碳汇市场效率的高低是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结果。森林碳汇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主要由需要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构成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
2.1 森林碳汇市场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⑴市场主体。一般而言,市场主体主要是买卖双方。森林资源的所有者或经营者构成森林碳汇市场的卖方。在京都协定约束及其灵活机制的鼓励下,森林碳汇服务的购买者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政策而被要求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或实体,以及一些投资公司、私人保护组织和一般公众。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1年的研究结果,需求主体应是工业部门和交通部门,其碳排放量之和占碳排放总量的56%左右。
⑵市场客体。市场客体就是市场交易中实质的买卖对象。碳汇主要是指从空气中汇集、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体现在森林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碳汇市场所交易的对象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必须通过交易工具的创新,创造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交易工具,森林碳汇市场才能顺利实现运转。
2.2 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
⑴供求机制。森林碳汇的供给主要受源禀赋、造林成本、碳汇服务(碳汇信用)价格、木材价格和采伐成本、土地价格以及相关的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对森林碳汇市场的供给影响最大,其他因素或受制于自然条件或受制于市场经济条件,人为影响的空间很小。Newell和Stavins利用动态模拟模型分析了碳汇供给受管理制度、碳排放的税费补贴、利率等因素影响的敏感度。研究显示,当碳政策(碳补贴和碳税)有利于林地价值增加时,人们将用森林替代其他的土地利用方式,例如农业和城市发展。
从需求方面看,市场上对森林碳汇需求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观念”需求,即对碳汇的需求并非由这种商品的效用和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偏好所产生,而是产生于人们的观念。正是由于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森林碳汇服务才具有了相应的市场价值。影响森林碳汇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和规则、森林碳汇信用价格和其他碳信用价格、市场规模、企业社会责任感、公民环境意识等。
森林碳汇的供求机制是森林碳汇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供求机制决定森林碳汇服务价格和与价格相对应的成交数量,实现森林碳汇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在森林碳汇市场上通过供求双方博弈产生了碳汇资产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实现了市场的均衡。当碳汇服务供给过于需求时,价格下降,碳汇服务的供给者会因利润减少而随之减少供给,而碳汇服务的需求者也会随之增加需求;反之,当碳汇服务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碳汇服务供给者会因为更加有利可图而增加生产,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碳汇服务的需求者则会随着价格的上涨减少需求。价格和数量相互影响直至买卖双方力量平衡,产生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止。
⑵竞争机制。市场经济能够高效率配置资源的内在驱动机制在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市场类型中,只有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充分释放竞争活力实现经济效率。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都是不充分竞争市场,存在经济效率损失。目前来看,森林碳汇市场应当属于买方垄断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碳汇服务的供给者而只有少数几个购买者,出现了碳汇服务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因此,碳汇服务的市场价格主要受买方的影响。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碳汇服务特殊性造成的。碳汇服务的供给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项目产生的。植树造林需要有相应的自然条件,而且周期较长,数量有限。同时森林固碳具有的非持久性、固碳量的测量在技术上还比较困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项目的规则比较复杂,缺乏操作上的可行性。所以,森林碳汇产品的需求受到了抑制。
⑶价格机制。一般而言,价格形成于商品的价值,同时在供求机制的作用下调节商品的供求数量。所以,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由于森林碳汇服务的特殊性,森林碳汇服务的生产成本难以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森林碳汇服务的价格主要从价格的调节机制中考察。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全球碳市场价格。森林碳汇服务交易作为全球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汇服务价格必定要受到全球碳市场价格的影响。目前,全球碳市场主要由以项目为基础的碳交易市场和排放许可证交易市场构成。以项目为基础的碳交易市场是碳商品实现的市场,排放许可证交易市场是释放碳交易商品流动性的市场。前者是碳交易市场的基础,后者促进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第二,森林碳汇服务本身的特征。从交易角度来看,森林碳汇服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森林碳汇与其他节能减排项目相比成本比较低;二是森林碳汇服务本身太过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第三,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土地资源的多用途性决定了土地用来提供森林碳汇服务时需要考虑其机会成本。
在目前森林碳汇的交易规则下,假设森林碳汇能够准确测量,森林碳汇服务的总成本价格可以表示为:Z=C+T+A,Z表示林业的碳汇总成本,C表示林业的造林与管理成本,T表示森林碳汇的交易成本,A表示土地的机会成本。
3 发展我国碳汇市场的几点建议
3.1 我国碳汇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碳汇”项目操作办法是通过CDM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批后买卖双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