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业家精神是组织健康长寿的基因和根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对企业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一个活跃的市场、土地、劳动者、资本等要素只有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手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才会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正是由于一批批雄心勃勃、富有革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前赴后继,不畏挫折与失败,才成就了世界一流的伟大企业,并创造出种种经济奇迹,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美国企业家是世界经济舞台上最富竞争力的群体,他们凭借着创新冒险、奉献社会、科学管理、勇于实践和终身学习等突出的企业家精神创造了很多经济传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如萨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沃尔玛公司——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领变成行动的组织。
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精神的解读一般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学模式,即从企业家功能和能力角度来认识企业家精神。如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认为,企业家的任务是“创造性的破坏”,即不断破除陈规,创造新事物。彼得·德鲁克继承并发扬了熊彼德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二是经济伦理模式,即从价值取向和经济伦理角度论述企业家精神。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与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在气质相联系。这些品质包括对利润的永不疲倦的渴望与追逐,包括新教伦理中所崇尚的为上帝恩宠的敬业精神,永不枯竭的旺盛的与市场对手不懈竞争的欲望,一套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等。进入20世纪后,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学者们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综合各种观点并结合企业家精神的时代特征,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著和责任等品质,是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
三、企业家精神的美国式解读
美国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年可达总数的1/3,几乎是欧洲、日本进入世界500强的总和。从家喻户晓的IBM、杜邦、福特、可口可乐等老牌跨国公司,到新兴的麦当劳、联邦快递、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不胜枚举。美国是企业家称雄的国度,他们驰骋于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有的勤奋工作,白手起家;有的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有的善于经营,抓住良机;有的审时度势,大刀阔斧整顿改革,使老企业绝处逢生。虽然采取的战略和经营方式不同,但是这些美国企业家都体现出了创新、冒险、坚忍不拔等宝贵特质,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全世界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一)勇于创新,敢于冒险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它体现在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一系列活动中,其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
美国企业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依靠创新,美国企业无论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了美国企业的品牌。老福特在西方实现了让所有的普通大众都能开上汽车的梦想,并且建立了福特模式,推动了工厂管理革命;斯隆创造了管理大型企业的真正艺术,其理念沿用至今;老沃森和他的儿子研发了大型商用机,用电脑大大延伸了人脑,而戴尔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又把电脑带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能把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世界,改变了其他很多行业的规则;亚马逊又利用互联网开创了电子商务,革新了企业经营的模式,彻底影响了民众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在美国评选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就占据了12项,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海洋开发到电子、生物工程等技术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企业的排头兵,而且这些企业已经成为美国、甚至世界传奇的组成部分。
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冒险是企业家的另一个天性,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创业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辉瑞、IBM、GE、杜邦、卡特彼勒等许多大型企业深知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只有敢于求新求变,开拓冒险,领先竞争对手,才能牢牢掌握市场主动权,因此他们每年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在这些公司里,“人人都是企业家”,“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管理者鼓励创新,并且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GE以“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为基本理念,在公司实行“末日管理”,启用大胆改革与创新的管理人员,拒绝那些循规蹈矩的庸碌之辈。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公司允许员工利用15%甚至更多的工作时间进行自由的研究探索,并且要不畏失败,正如3M公司迈克·沃克所言:“冒风险是值得的,因为它教会我们其他一些东西,把我们带到对我们而言非常有价值的方向上。” 这种崇尚创新与冒险的企业文化,使他们追求更新更好的产品和创意,始终在市场上领先于竞争者。
(二)道德为本,贡献社会
对企业家来说,诚信是其立身之本。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弗利曼曾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没有高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萨姆·沃尔顿说:“我一直把全部精力用于建设一个最优秀的零售公司, 仅此而已。创造巨大的个人财富从来不是我特别追求的目标。”只有具有了崇高的道德信仰和坚定的信念,在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时才会有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才会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实现愿景的激情,也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考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其他人,感召下属,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把企业当做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作贡献的舞台。杰克·韦尔奇谈到他经营通用电气公司的目的时说:“经营的第一目的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经营为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因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依赖和仰仗社会。”出于对事业的热爱,76岁高龄的巴菲特仍然辛勤地工作着,俭朴地生活着,而且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不仅能够通过创新来为本经济单位创造财富,从而扮演一个成功的经济角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与非经济机构,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以及文化机构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来扮演一个成功的道德角色。成功的道德角色不但能使企业家得到社会的最终认可,而且有利于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树立,同时也使企业家真正地发挥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崇尚理性,科学管理
美国企业家的精神是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崇尚科学与理性精神的环境中孕育而成的,理性主义使他们善于思考,相信科学,崇尚法规实效。在不断的实践中美国的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并总结出很多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