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肥胖会损害健康,而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胖一点儿照样可以健康,沉迷减肥会损害健康,甚至让人变得更胖。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只要坚持这两点,就算多长一些肥肉也没有关系。
减肥没用:节食往往让人变“馋”。研究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营养学教授琳达·培根主持。研究人员分析35万名美国人健康数据后认定,体重超标者比正常人寿命长。老年人中,肥胖者比瘦人寿命长,患Ⅱ型糖尿病、心脏病、肾衰竭等疾病后存活率较高。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报告的话报道:“人们夸大了肥胖导致疾病或缩短寿命的风险。”
对于人们普遍认为肥胖者患心脏病等疾病风险高的问题,研究人员解释,肥胖不是引发疾病的原因,原因在于饮食不均衡和缺乏运动。
走出误区:别在乎有利减肥业的“身高体重指数”。医学领域普遍用“身高体重指数”衡量体重是否正常。培根说,美国卫生部门上世纪90年代改变对这项指标解读,导致一批原本体重正常的人“变成”肥胖人士。“我们因认为自己胖而给制药商、减肥业、减肥医生带来好处。”她建议人们不要在乎这项指标。
培根说,《美国医学会杂志》2004年发表一篇文章称肥胖正在变成头号死因后,让美国人愈加相信肥胖会导致死亡,实际上肥胖与多种疾病相关,肥胖本身不会致命。她用数据证明,烟草和酒精才是导致人们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健康秘诀:接受自身体重,善待自己。培根说,美国公共健康机构和私营领域数年来一直注重以减肥方式促进健康,结果是“人们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的身体”,促进健康的目标并未实现。
按她的说法,不少疾病容易找上胖人是因为胖人在歧视产生的精神压力和节食影响下体质变差。
研究人员建议,人们与其整天想着怎么减肥,不如接受自身体重,善待自己;与其管着自己,设定摄入热量上限,不如吃各种各样有营养的食物,听从身体自然发出的饿或饱的信号,同时保持适当运动量。
据《大河报》
编辑/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