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段不短不长的时间跨越,说它不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毕竟只是短短一瞬;而说它不短,则是因为它跨越了一个完整的阶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第一阶段,基本实现了其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到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27%,比之2003年提高了1.2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到了“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工作人员,作为《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的主创人员,强烈的责任感让我觉得有义务为科技教育说几句话,为科技辅导员呐喊!
未成年人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几大重点人群中排在首位,以显其是当然的重中之重,毕竟他们未来将担负“科教兴国”的重任。
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在新疆举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作为其中一个分会场的主办方在乌鲁木齐举办了“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新疆论坛”,在那次论坛上,当时协会的理事长刘恕研究员(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提出了科技教育在对未成年人“益智养德”中的深刻作用,提出了科技教育在培养未成年人规律意识、规则观念上的重要功能。“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本质,不在于技能的获得和评选的结果,而是通过活动的全过程,让青少年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遵守社会的共同规则。”规律意识和规则观念正是科技教育本身所蕴含的内容,科技辅导员在青少年“两规”培养中责无旁贷,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效果。
2010年,协会走过十年的“展评活动”,已经积累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发明与科教制作作品以及科教活动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技辅导员的科教创新能力、科教活动能力,推动了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但是尽管如此,参加竞赛的科技辅导员仍然还只占少数,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还远未形成对科技教育的真正重视,还有很多可爱的科技辅导员仅凭一己之力苦苦支撑……
2004年,《科技日报》记者曾经在“展评活动”中采访过时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的牛灵江女士,她说:“这里展出的绝大多数展品,特别是那些出自农村学校的展品,不是什么‘科研成果’,而是老师们自掏腰包制作、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具。这些展品的制作者,那些农村学校的老师们,具有极高尚的奉献精神。”
具有极高尚的奉献精神的这些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他们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线导师,他们的天职是为科技教育奉献自己,哪怕自己吃点儿苦,受点儿累!每一届“展评活动”终评展示,都有自费前来参赛的科技辅导员老师,每一届都有因经济状况住不起宾馆而住到邻近的小旅馆、地下室的老师,每一届都有感动于展评活动平台给予了他们展现的机会而兴奋落泪的老师……而在拿到获奖证书的那一刻动容的老师更是比比皆是。他们为的是什么?不是简单地为获奖,也不是为那“百里挑一”的区区千元奖金,更不可能借此出人头地。
“如果我获了奖,校长才有可能给我报销,如果获不了奖,我就当来自费旅游一趟。”类似的话语至今仍然能从参加“展评活动”的教师口中听到,伴随着的也往往只有苦涩的笑……这反映出的是科技教育的现状,是科技辅导员的境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这五年,是富有成效的五年,我们可爱的科技辅导员们,无私奉献,甘当人梯,他们是真心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科学,掌握技能,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他们为的是自己心中的希望!
为科技辅导员呐喊,为了他们能有尊严地参加竞赛,为了他们能无顾虑地辅导学生,希望他们的辛勤工作被理解,希望他们的生存状况被关注。全社会尽可能地为科技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先提高,才有青少年科学素质显著提高的辉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