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目的
鞋底是人频繁接触污物最直接的部位,各种有害物质和影响环境的污物都极易附着在鞋底上,它也就成为传播有害物质的最重要的载体。清洁鞋底常见的方法有浸泡(偏重于消毒)、逐一吹扫(偏重于除尘)、鞋底垫(室内清洁),或其他工矿企业自行设计的、针对性极强的设备,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不足,不适合民用领域。
所以,我们要设计一款能快速、彻底地去除鞋底污物、又能对鞋底消毒,而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的设备。它应当既能适合人员流动量较少的特殊场合,供单一人员使用;又能将多套设备快速拼装成一个通道,满足人流较大的场合,同时不破坏场所的各项设施。当然,百分之百的安全是这种设备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
设计方案
双刷臂、旋转式清刷方式
两个充实的圆形毛刷,如果并排放置(图1),清刷范围是不能重叠的。如果毛轮轴不能平移的话,在两个毛轮之间,会存在一个无法清刷的盲区。而要使毛轮轴平移,机械结构又会相当的复杂。
我们采用双刷臂、旋转式的结构(图2),可使毛刷清刷区域重叠。而且,每次刷臂与鞋底接触的一瞬间,都会对鞋底和鞋帮产生一次拍击,提高清刷效果。机械结构也非常简单,只需在每根刷轴上安装一个齿轮(图3),且齿轮间互相啮合。刷臂的旋转方向也会很自然地顺时针、逆时针的成对地排列下去,为清洁毛刷和涂抹消毒液提供了便利。
轴向间断式植毛,配合径向立板式支撑格栅
直径3mm左右的毛刷,按8mm左右的间距(中到中),沿同一角度固定在毛刷轴上(图4)。而支撑人体重量的格栅,由厚度2mm的铁板制成,每片格栅也按8mm的间距(中到中)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图5)。格栅与毛刷轴相垂直,毛刷可在格栅之间自由转动。
每片格栅的上沿刻有长、深各3mm的梯形锯齿,其作用是确保毛刷转动时,鞋底不会打滑。同时,当鞋底踩到格栅的一瞬间,难免有刷毛正好运动到格栅与鞋底之间,而梯形的锯齿,既不会太尖;也可以让那些被鞋底踩住的刷毛从锯齿间溜掉。
滴灌管式自消毒
任何清洁器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被污染。对清洁器具的消毒和清洁,是保证清洁效果的前提条件。我们在设计清洁机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对毛刷清扫鞋底后的再消毒。目前消毒剂的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已经有各种功效的无毒、环保的消毒剂被广泛使用。但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我们设计的机器上利用消毒剂对毛刷进行消毒?我们借鉴了滴灌的方法来实现清洁机的消毒。用一根内径6mm的高压尼龙管,在上面打上0.5mm的小孔,成为一根滴灌管。外面再裹上一层柔软的棉质外套,由支撑槽均匀地固定在毛刷的下端。消毒液会延着滴灌管从储液管流到清洁机毛刷下,并从小孔中渗出浸湿棉质外套,但不流出,就像吸了水的海绵一样。由于是双刷臂,所以每当毛刷转动过来时,就会对外套拍打一次,使里面的消毒液粘附在毛刷上,同时将毛刷上的固体物质清除掉。调节支撑槽的高度,可调节毛刷粘附药液的数量。
负压清扫
清扫污物时会有大量的灰尘产生,病毒等有害物质也会随着灰尘飘散出去,鞋底的污物扩散到了空气中,会形成致命的二次污染。为此,我们考虑将清刷区变为负压区(图6)。首先我们将“机房”与清刷区之间的立板提高,既可以为安装红外探头做准备,又可以在下部留出一个气流通道(也为抽屉式污物托盘留出了空间)。在“机房”内安装一个离心式风机,气流通过滤网后向侧面排出,使整个清扫区内部均为负压,被毛刷扫下的灰尘会被吸向下方。
抽屉式污物托盘
被扫下的污物应便于清除。所以,在清洁机的底部设计了一个侧抽的抽屉式污物托盘,在不移动清洁机的前提下,可以非常方便地清除被扫下的污物。
远红外自动控制
清洁机的控制由红外探头控制。当人脚踏上清洁机时,探头会启动电机工作;当人脚离开后,探头切断电源。
模块式设计
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人们对鞋底清洁机的大小,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采用模块的方式,设计了清洁机的大小(长600mm、宽500mm),使其能够完全满足单人使用的需要。当人流较小,每人可以单独在清洁机上停留而不影响他人通过时,则可以选用单套设备;当人流较大时,我们可以将几套清洁机拼装成一个或几个任意长度的通道,人们在通道上快速通过的同时,完成对鞋底的清扫。模块之间互为独立,无相互污染,洁净度不同、清洁等级不同。
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机加工人员只具备业余水
平,导致转动部件配合的效果较差,噪音太大。若为专业人员生产,噪音会非常小。
结构过于笨重。由于设计时担心强度不够,所有构件的尺寸均加大许多,导致最后的设备重量太大,优化后估计能减去30%的重量,且不影响使用性能。
电机应换为可调速电机。使用时会更方便,效果会更理想,且成本增加不多。
该项目获得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中学组工程学一等奖。
专家评语
该项目设计针对公共场所对鞋底清洁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清洁鞋底、消毒、粉尘自动收集功能的全自动清洁系统。该系统设计巧妙、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经改进后具有商业前景。在旋转清洁的结构上,刷毛的磨损较大,机械噪声需要进一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