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并通过学习者的精神层面(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等)和社会层面(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表现出来。其中,地理人文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人文地理知识涉及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阐述的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重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关注“全人”的发展。当代美国著名教育专家赫斯伯也强调:完整的教育包括“学会做事”——“成材”和“学会做人”——“成人”两大部分,前者要求学生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后者则要求接受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素养。两者齐备方能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才”。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人才人才,欲成才者先成人。学生的地理素养,尤其是地理人文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人文素养的丰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做人的成败。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学习和评价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匮乏,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常显得力不从心,对其理解也显得笼统和肤浅。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悟到:源于我国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恰似培育和提高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沃土。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民俗文化,其形式多样,有传统节日、民歌(谣)、谚语、顺口溜、谜语、对联等。这些地域特色鲜明、被人们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和自然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的代言人。
首先,人文地理知识多半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内容时空跨度大而繁杂琐碎,学生不易区别和识记。于是,概括凝练、朗朗上口的对联、谚语等便有了一展神威的舞台。如趣味对联“车轮滚滚描长卷,公路条条奔小康∕京广线纵贯南北,陇海路横穿东西”就概括了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特点和重要地位;又如“农民不怕险,火山口种田”则暗喻了火山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等。这样,借助民俗文化的平台,以优美凝练的语言将人文地理知识高度概括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其次,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某方面的人文信息未必是学生共同的兴趣点,从而导致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时,充满趣味的地方顺口溜、民歌(谣)、谚语、谜语等民俗文化不失为一支“兴奋剂”。如顺口溜“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饵块;竹筒当烟袋;东边下雨西边晒;双手可以当碗筷;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十八的姑娘叫老太;小和尚也能谈恋爱;老太太爬山比猴快;娃娃全由男人带;脚趾全年露在外;四季服装同穿戴……这则饱含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诸多人文地理知识的顺口溜在课堂上一引用,简直让学生笑翻了天。又如民歌(谣)——“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以幽默的曲调揭示了我国农民所面临的医疗经费短缺问题。另外,猜谜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一些人文地理的专用名词作为谜底来呈现能让学生感到既有趣又难忘,如:江山如画(打一地理工具)——地图;三五成群的山峰(打一北京名胜)——八达岭;等等。学生有了兴趣为“良师”,有了民俗文化为“兴奋剂”,便情不自禁地潜入人文地理知识的海洋遨游,真可谓以趣激情、以情导思,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快乐多多、收获满满。最后,通过传统节日导入人文地理的学习,是巧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起学生共鸣从而达成人文地理教学目标的智慧之举,也显示了“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如学生熟悉的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南方有赛龙舟、吃米粽、喝雄黄酒及户户挂艾草的习俗。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多种信息渠道的反馈,很容易汇总出一系列的人文地理知识:此节日源于南方地区,其中反映了南方传统的运输方式、农业生产、饮食习惯及随物候变化所产生的民间习俗等。如今,随着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回归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的传承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所以紧扣生活的民俗文化像一条条神奇而密集的线,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诸多人文地理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俗文化巧搭台,人文地理唱大戏”,地理的人文素养必然如雨后春笋般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滋长,不断丰盈。
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人文素养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所以,在通过民俗文化培育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三要四不能”。对教师而言:一要根据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需要来选择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二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精心筛选民俗文化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考察和亲身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来探究和感悟人文地理知识。对学生而言:一不能一味地沉浸于民俗文化的热闹而忽略了探究人文地理知识的“门道”;二不能抛开民俗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而求全责备地探究人文地理知识,以免进入认知的误区;三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打无知识准备的仗;四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松了头脑中“安全”这根弦。
中华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教师引导学生汲取和积累足够的养分,从而有效地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有利于科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软着陆”,使他们“学会做事”,更有助于学生对自然百态、社会生产建设等问题和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即让他们“学会做人”,促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能负责任、能挑重担的国家建设者和社会好公民,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