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1-12-29 00:00:00肖巧芍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5期


  一、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阔的空间与活动场所,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了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人们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耕地等,使得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由于许多人环保意识淡薄,破坏资源、损害环境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途径,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本身,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些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渗透,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如在进行世界的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工业等内容的教学时,都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讲初一地理“气候变暖”的内容时,通过让学生课前了解相关内容、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认识到: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同时大量地砍伐森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是最终导致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气候的变暖不仅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被淹没,还会使生态失去平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在学习中国地理时,要强化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如讲到我国的自然资源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又要让学生认识到,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使得各种资源人均占有量极其有限。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要求,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以后要以步代车、过低碳生活等。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途经,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创新教学方式,以达到环保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学中可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出示图片、放映录像等),通过图文并茂、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动为静的手段,增加教学的容量和教学的直观、形象效果,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各种环保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外收集的各种有关环境污染的实例和数据用于教学,这些生动有趣的实例和触目惊心的数据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学生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实践。如果一个人不能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变为环保实践行为。
  (1)配合世界环境主题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譬如以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在全校有意识地开展各种相应的环境教育活动。如进行环保知识讲座、举办有关环保的班会,设计黑板报、手抄报,进行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配合世界水日,让学生统计家庭、社区的用电、用水情况,调查在水、电利用方面有哪些浪费、污染等不合理现象,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提交给有关部门,并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在世界环境日到来的时候,让学生关注地球母亲,走出校门,走进街道、社区,拣拾白色垃圾,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文明行为弯弯腰活动”,发现地面上有脏物,马上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箱里,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垃圾分类回收桶,把废纸、饮料瓶、废旧电池等物品一一分类收集,并上交有关部门。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帮他们逐步养成了节约水电、收集废品、不使用一次性日常用品、爱护花草树木等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环保教育效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