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李阳

2011-12-29 00:00:00卢春燕
世纪人物 2011年11期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最近被卷入风口浪尖,不是因为英语,而是因为他的美国妻子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李阳对她实施家暴,并贴出她的伤痕照片。
  
  疯狂家暴始末
  
  9月5日,名为“丽娜华的Mom”微博曝遭李阳家暴,很多网友猜疑发微博的正是李阳的外籍妻子Kim。9月6日,“丽娜华的Mom”继续发博文“诉苦”,不仅披露家暴细节,而且提出离婚。微博中还附有一个外籍女子额头被打肿的照片,以及膝盖、耳朵受伤的照片。据悉,李阳有三个女儿,老大名叫李丽,老二名叫李娜,老三名叫李花。而且,微博行文就像夫妻间谈话。因此,有网友认为,“丽娜华的Mom”就是李阳的外籍妻子“Kim”。
  9月10日14:20,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微博用中英双语发表了一段话:“我向Kim正式道歉,我对她实施了家庭暴力,造成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严重伤害,对孩子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我也向所有人道歉,我将深刻反省我的行为。”
  这是李阳美籍妻子Kim在微博上发布家暴照片10天之后,李阳第一次回应这件事。
  全世界几乎都在谴责他。各种极端的评价层出不穷,攻击从针对李阳本人蔓延到针对疯狂英语的理念与品牌……顶着这么大的压力,李阳却开始高调地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盘问。
  哪怕在外人看来,这么做,也多少有点悲壮的意味。李阳这一生,都为了履行教育梦想而奋斗。用他自己的话说,娶妻生子都是为了做教育实验,现在他终于把自己也当成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案例,主动置身于显微镜下去供人分析。
  如同人生跌到谷底、压抑到极点反而用一种另类方式爆发出来,而这种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意味的行为,并不是李阳第一次尝试。
  励志剧的后半段
  
  李阳的人生本如一部励志剧。
  他出生在江苏,父母因为支援新疆建设常年在外,直到李阳四五岁时才被接到父母身边一起生活。而父母的不耐烦与经常打骂使他从小就自卑。到了大学时李阳依旧十分懦弱,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考试不及格,走路顺着墙根走……
  疯狂念英语成为李阳的救赎,不仅提高了英语成绩,更让他获得了勇气与口才。他孕育出一个伟大的梦想,“让13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中国之声响彻全世界”。大学毕业后,李阳通过推广疯狂英语走到事业的巅峰。通过一场接一场的演讲与推广,李阳赢得无数崇拜,也成为了一个成功逆转人生、创造辉煌的神话。
  如果不办公司,只做演讲,李阳一年可以轻松地拿一两千万的出场费。但他疯狂而伟大的梦想不允许他这样做。他成立了公司,招徕更多的人和他一起去推广英语教育。他每年要坐三四百次飞机,奔波全中国,有时一天演讲三场。他忙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他的出场费都用来养公司,拖着一个大企业往前走。
  或许李阳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更愿意投入事业,是因为事业能有效地带给他成就感。他在父母的家庭里,没有学会和人亲密相处,父母否定式的教育总让他感到不自信。于是在和妻子女儿的相处里,他也回避亲密。他最亲密的人是那些陌生人,那些听过他讲课的人,崇拜他,热爱他,又不必朝夕相处从而发现他的缺点。这令他觉得安全。
  他一直想让疯狂英语从一个个人品牌转型,却一直收效甚微。现在,他正在计划着一个全新的超越。在这个紧要关头,李阳却看到,将自己事业拖入舆论漩涡的,正是那个十多年前可以和他一起一天录音十七八个小时的人,那个曾答应和他一起携手去改变中国未来的人,那个本应是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环节和佐证的人……
  只是,谁是种下“因”的那个人?
  
  婚姻竟是“试验田”
  
  1998年,美国姑娘Kim前往吉林一所中学考察,遇到在那里演讲的李阳,被他狂热的激情吸引,后来两人产生了感情。她想跟李阳生一个孩子,李阳忙不过来。
  Kim是典型的美国姑娘性格,想好了就去做,怀孕后,孤身一人飞回美国生下了女儿。第一次见到女儿,孩子已经两岁了,被教育得非常独立,这让李阳很吃惊。
  做一对事业夫妻,进行教育实验的想法成为李阳对这段婚姻的定义。即使在公共场合,李阳也毫不避讳这种说法。
  其实从一开始,双方对家庭设想的偏差已经出现,只是没人想到这个偏差在之后婚姻生活中不但没能弥合,反而被不断强化成不可逾越的情感断层。
  随后几年,二女儿李娜、三女儿李华相继出世。Kim一个人照顾三个女儿。“她对孩子的良好教育,是对我最致命的吸引力……”李阳一直肯定妻子的家教,Kim却觉得李阳忽略了她另外的重要身份,她是妻子,也是一个女人。那些所谓的“赞美”不断强化了李阳的家庭教育实验论,让本就对此很介意的Kim更加不能释怀。
  在巨大的缺失面前,Kim更加渴望家庭温馨。可惜李阳的工作档仍然停留在“疯狂”状态,他似乎没有办法停下来,必须要这样不断地工作,不断地这样站在舞台上,才能够保持自信。
  Kim意识到,不可能靠等待等来李阳对家庭的重视,她开始争取李阳对家庭的关注或者说是尝试“治疗”李阳的工作狂症状:她设想过每个周末飞到李阳身边以团聚,尝试过念叨、吵闹,两个个性都强硬的人甚至发生肢体冲突……
  而这次李阳当着3岁女儿的面动了手。Kim认为,这种“家丑”,只有说出来,脱离正常轨道的李阳和快绝望的自己才能寻求帮助。美式思维的Kim报了警,并在微博上披露此事。
  而李阳的反应让她觉得更加愤怒和不可理解。
  李阳并未如常人想的那样,暂时放下工作,远离喧嚣,和家人在一起好好交流、打开心结,而是选择去保持他疯狂的面孔,说自己不在乎这些,要做反家暴的代言人,周末依然开课,还要把它出成书,甚至在微博的道歉声明后还补发了一条,纠正了某副词的用法!
  ——这不像在忏悔,更像是继续在聚光灯下扮演着“人生导师”一角,渐渐入戏过深至人戏不分。
  李阳式案例
  
  事发后,李阳硬着头皮站在上海数百名孩子的母亲面前大讲特讲家庭教育问题,台下,听众的神情讳莫如深,当地报纸整版都是他的“家暴门”。
  在这十面埋伏的困境中,李阳的人生仿佛循环回到了小时候:一个人在家时电话铃响了都不敢去接,如果是门铃响,他更会吓得从窗户上逃跑;稍大一点,因为鼻炎去做理疗,仪器漏电了,他被烫了整整二十分钟,极端压抑自己个性的惯性让他不敢主动通知医护人员……只是几十年过去,他不再是只会逃走的孩子。环境也不允许他逃走。这么大一个公司,成败系于他一人,他必须站出来。
  如此高调地回应媒体和公众,是李阳出于危机公关的考虑。他从不否认这点。
  对工作的狂热素质可谓是成功人士的必然因素,随之而来的还有近乎冷漠的理智和自控。
  在李阳心里,事业排名永远在家庭之前,哪怕以失去家庭为代价。他说自己不惧怕没有家庭的寂寞人生。他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孤独、寂寞、家庭等一系列东西,只为疯狂英语的梦想而燃烧。
  在李阳看来,Kim的举动在使曾经的传奇蒙尘。她知道什么对他很重要,就摧毁!在接受采访时李阳坦白地说:最好她能提出离婚,那样他就可以连每年回家的那二十多天也不必牺牲了。至于孩子们,“我不能一生只成就一个孩子。”家里的三个孩子需要他,外面的三亿人也需要他,孰轻孰重,他自有自己的选择。
  很多人说李阳已经疯得走火入魔了,但李阳觉得是别人傻:“工作难道不是人生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吗?”
  后记:
  
  做一位成功人士需要对事业投入,这使得维持事业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尤其富有挑战性。事业成功意味着附加许多其他的要求,这往往使生活复杂化,也会面对更多的矛盾,这样留给家庭的时间相应减少。
  很多人如李阳一样将事业和家庭生活对立起来,认为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其实你可以两者兼顾,不必放弃优先级同等重要的两件事中的任一件。这里的底线是,如何诠释事业和家庭的成功。
  专家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定义成功,参考内部标准——你的自我感觉,你的家庭成员的自我感觉,你对他人的贡献,你的自我成长等。停止使用外部标准——其他人的成功、收入、地位、财富、资产或是获得的东西。
  在此标准下,才能划定工作和生活各自的边界。同时也不要幻想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会自动达成,平衡需要经营。其实,在事业上获得丰厚回报所需要的那些素质和技能对于发展稳固的家庭关系而言也是必须的,反之亦然。
  李阳家暴事件披露后,尽管他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剖析家暴成因,但其高调的态度仍然没有赢得妻子的原谅。据悉,李阳的妻子Kim已向北京朝阳法院递交离婚诉状,要求直接抚养三个子女,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目前,朝阳法院已受理了此案。